本文作者:访客

十一出行高峰,警惕经济舱综合征

访客 2025-10-04 11:11:13 21600
随着出行高峰的到来,经济舱综合征成为了需要警惕的问题,经济舱综合征是指在长时间乘坐经济舱后,由于空间狭小、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原因导致的身体不适和疾病,在旅行高峰期,人们应该注意保持活动、避免长时间久坐,特别是在经济舱内,了解经济舱综合征的症状和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以保障乘客的健康和安全。

十一出行高峰,警惕经济舱综合征

极目新闻记者王晨曦

通讯员刘望

十一假期出行,路途遥远的人需要注意,谨防“经济舱综合征”。10月4日,武汉市第六医院专家提醒,“经济舱综合征”不仅发生在经济舱,也不仅仅指的是乘飞机,而是一个代名词。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都有可能导致“经济舱综合征”。

经济舱综合征并非“经济舱”专属

武汉市第六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钟若雷介绍,经济舱综合征是一种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息息相关的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由液态转为了固态,阻塞血液回流且引起了静脉壁炎症改变,多发生于四肢。其典型的急性期表现是突发性单侧肢体出现肿胀、疼痛,以左下肢最为常见。

钟若雷表示,经济舱综合征并不只会发生在飞机的经济舱,实际上任何导致下肢长时间制动的行为,都有可能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对于上班族而言,长时间伏案工作、久坐不动就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因为久坐、久卧或久站都会导致血流变缓,使血小板、凝血因子与静脉内膜接触增加而激活,容易形成血栓。而人喝水过少时,血液浓缩,也会使血栓风险增加。新形成的血栓并不牢固,在长时间制动后再突然起身活动时,就容易脱落形成栓子,造成肺栓塞。

他指出,常见易患经济舱综合征的人群有4类:频繁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人;长期卧床、静坐等缺乏运动的人;吸烟的人;因体重大导致下肢超负荷的人。此外,乘飞机、长途车前曾大量饮酒者、有血栓病史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有下肢血管内壁受伤史者、近期接受足部手术或足部骨折的人、有糖尿病和动脉硬化者、孕产妇,以及长期口服避孕药者,都是经济舱综合征的高危人群。

踝泵运动可预防血栓形成

如何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钟若雷表示,除了日常健康饮食、多喝水、少久坐、控“三高”之外,还有一个十分简单但有效的动作:踝泵运动。他介绍,踝泵运动是指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增加肌力,避免肌肉萎缩,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具体如何操作?他表示,首先要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保持10秒,随后脚尖缓缓下压至最大限度,保持10秒,再以踝关节为中心,进行360度的脚部环绕,动作幅度保持最大。这组动作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有效降低血栓风险。除骨折恢复期的患者外,因各种原因久坐或长期卧床的人士,建议每天练习3到4次,每次20到30组。

钟若雷同时提醒,如果已经高度疑似或确认出现血栓,可穿着一或二级医用弹力袜,通过弹力袜的梯度压力,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血栓形成。此外也应避免活动过度,特别是不要因为下肢肿痛而随便按摩,以免加速血栓脱落引起栓塞。

(来源:极目新闻)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