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年轻人反向深造瞄准技能刚需的原因分析

访客 2025-10-13 11:04:51 24484
年轻人选择反向深造并瞄准技能刚需的原因在于,他们意识到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掌握实用技能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深造,他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还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年轻人也意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希望通过深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反向深造成为年轻人追求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年轻人为何选择“反向深造” 瞄准技能刚需!9月开学季,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多所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迎来了一批特殊新生——他们手握本科学历,却选择“反向深造”学技术,这一现象被网友称为“本升专”。这些本科生“回炉”学技术,并非学历降级,而是瞄准“技能刚需”的理性就业选择。这群年轻人正向着成为高端制造业稀缺的兼具“蓝领”技能与“白领”素养的“紫领”人才发起冲击。

在青岛市技师学院的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5岁的韩岩正在全神贯注地操控一台工业机器人。两年前,他从一所本科院校毕业,不久前决定就读青岛市技师学院大学生技师班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想真正掌握一门技术,毕业拿着技能证书,有更多岗位可以选择。”这是韩岩读职校的主要原因。

王佳航是另一位选择“本升专”的学生。8月30日,他来到青岛市技师学院报到,正式开启新的学习生活。6月,他刚从青岛一所本科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求职季也收到了相关公司的录用通知,但不太满意,还是希望找到更有发展前景的职业方向。”王佳航坦言,大学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为自己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在实践技能方面还存在不足,“想静下心来学一门实实在在的手艺,增强就业竞争力”。

安梦怡毕业于一所传媒院校,工作两年后发现所学与所用存在差距,收入也不理想。结合个人兴趣和性格特点,她选择辞职来到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本升专”,进入该校的创新实验班,学习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简单说,就是给高铁动车组‘看病’。”这个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很吃香。

在青岛市技师学院24-2机电一体化技师2班班主任袁强看来,理论基础扎实、学习速度快是大学生技师班学子的普遍特点。同时,他们主动学习意愿强烈,目标明确——掌握技术、顺利就业。但学生们也面临从“动脑”到“动手”的转变。大学生技师班重视学生亲自上手实操实践,课程设备多、项目多,学生需要时间慢慢适应、掌握。

青岛市技师学院大学生技师班采用两年学制、工学一体融合培养模式,学校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分层次、按项目培养,将课程设计成相对独立的学习任务,成立项目小组开展培训。同时,将企业生产一线使用的设备引入学校,并1:1“复刻”设置学习工作站,与企业共建40余个校内外大学生技师班实训基地,实现“所学即所用”。

近年来,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也将招生对象锁定为本科毕业生,“本升专”话题频登热搜。袁强认为,经历过社会锤炼的学生,对于职业规划和就业有着更理性的判断,所以更务实地选择掌握一门技术,通过技能成长的路径实现职业价值。“不以学历论能力。希望能扭转如今社会上的刻板印象,‘本升专’不是学历降级,而是个人选择,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

从产业需求角度来看,高端制造业需要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因为就业市场用人需求层次提高而提高生源门槛,本科生为了提升技能水平适应就业需要而选择“回炉”职校,这是对就业市场变化的一种积极回应。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应积极参与终身教育、产教融合、普职融通相关工作,并结合各自特色,实现长期联系,组织交流互访活动。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能力,掌握职业发展的必备技能,还有助于他们找到更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拥有更多选择空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