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与西方国家达成关键矿产协议,稀土供应多元化寻求合作新篇章
澳大利亚有意与西方国家达成关键矿产协议,旨在实现稀土供应的多元化,此举旨在减少对单一供应来源的依赖,确保关键矿产的稳定供应,并可能涉及稀土和其他重要资源的贸易合作,这一协议的达成将有助于提升澳大利亚在全球矿产市场中的地位,并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效应。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计划下周访问美国,并在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据路透社报道,澳大利亚正在制定一项关键矿产计划,旨在与其他西方国家达成稀土等关键矿产资源销售协议。
知情人士透露,澳大利亚政府的关键矿产工作组上周与多家矿业公司及项目开发商进行了电话会议。工作组希望在今年年底前敲定价值12亿澳元的关键矿产储备结构政策建议,预计将以稀土为重点,目标是在2026年下半年建立。
此前有消息称,澳大利亚有意将关键矿产储备的部分份额出售给英国等盟友,使这些国家能够获得一定比例的关键矿产。美国和法国也表现出兴趣。根据构想,参与国政府将就未来每年的矿产供应量达成协议,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将直接向这些国家出口矿产,供应量从双边协议规定的应交付总量中扣除。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这更像是一种金融工具,而非实物储备。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政府购买了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的股份,并为其出售的稀土产品设定了最低价格。澳大利亚政府也在考虑类似计划,但希望减少财政风险。理想情况下,澳大利亚无需花费资金,而是更多扮演协调者的角色,由其他买家为最低价格买单。
然而,在重稀土市场,全球多数价格与中国指数挂钩,因此有人希望澳大利亚能支撑起一个“有效运作的西方价格指数”。但由于这些市场的规模较小且流动性不足,这一想法难以实现。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澳大利亚拥有大量关键矿产资源,世界需要这些资源来脱碳、建设数据中心和发展人工智能。为此,澳大利亚一直在与欧洲、日本和韩国以及美国进行交流。
尽管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在加工和精炼方面仍面临挑战。例如,伊卢卡资源公司近年来累积了大量稀土库存,但其精炼厂还需两年才能建成并投入运营。
中国商务部最近公布的新规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新规覆盖含有0.1%及以上中国重稀土成分的外国制造稀土磁体和部分半导体材料,以及使用原产于中国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在境外生产的所列物项。对于大部分军事用途的出口许可,中国原则上不予许可,涉及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也将逐案审批。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政府依法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愿意通过多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与各方加强沟通合作,促进合规贸易,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