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以被扣押人员与亲人团聚,漫长等待画上圆满句号
经过漫长的等待,巴以被扣押人员终于得以与亲人团聚,这一事件标志着双方紧张局势的缓和,展现了人道主义精神的力量,被扣押人员的亲人经历了无数次的期盼与失望,如今终于迎来了团聚的喜悦时刻,这一团聚不仅是对个体的救赎,更是对巴以两国关系的积极信号,希望这次团聚能为两国之间的和平进程带来积极的影响。
根据加沙地带停火第一阶段协议,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13日交换了被扣押人员。经过漫长的等待,双方获释人员终于得以与亲人和同胞团聚。
当天,获释的以方被扣押人员陆续返回以色列,进入医疗中心接受身体检查及后续康复治疗。在医院中,他们与等候已久的亲人相拥。阿隆·奥赫尔的弟弟罗嫩·奥赫尔表示,两年后见到哥哥回家非常激动,两人见面时紧紧拥抱在一起。
同一天,近2000名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也陆续获释。在加沙地带南部的纳赛尔医院外,数千名巴勒斯坦民众自发聚集,当载有获释人员的大巴车抵达时,他们鼓掌欢呼,欢迎同胞归来。多位获释人员在现场向媒体讲述了自己在狱中的遭遇,形容以色列的监狱是一个“屠宰场”。阿卜杜拉·阿布·拉菲称那里的条件极其恶劣,没有床垫,食物供应也成问题。亚辛·阿布·阿姆拉则提到饥饿、压迫、殴打等恶劣情况,并表示他已经四天没吃东西了。
事实上,这并非巴勒斯坦人首次控诉在以色列监狱中遭遇虐待。专注于监狱暴力研究的巴勒斯坦比尔扎伊特大学助理教授巴西尔·法拉杰指出,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监狱对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的虐待行为已大幅升级,目前已有至少85名巴勒斯坦人在狱中死亡。他还提到,尽管一些被扣押人员可能会在本次停火协议背景下获释,但仍有许多人会被继续关押。此外,即使从以色列监狱获释也不等于真正的解脱,因为许多人仍会受制于以色列的军事封锁和军事政权。
本轮巴以冲突期间,联合国相关机构多次发表声明,呼吁以色列政府立即停止系统性酷刑和其他虐待行为,遵守国际法义务,保障所有被扣押人员的生命权与人道待遇。不过,以色列官方一直否认其监狱中存在系统性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