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世半导体面临史无前例的罕见局面
安世半导体当前处于前所未有的独特状态,其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发展前景备受关注,该公司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半导体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安世半导体正面临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其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这一状态在行业内极为罕见,安世半导体的表现和发展动向对整个行业都具有重要影响。
1. 我能想到类似的事,就是德国的默克制药,有个美国子公司也叫默克。一战和二战一打,两个公司就彻底分家独立了。德国默克(Merck KGaA)1891年在美设立子公司 Merck & Co.,由家族成员乔治·默克打理,业务为进口并分销德国总部的化学品与药品。这类似于荷兰安世半导体跑中国来开展业务,开了一些子公司。
2.一战爆发,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全部德资资产被作为“敌产”没收。Merck&Co.被美国政府接管后公开拍卖,乔治·默克以个人名义花约300万美元买回股份,从此与德国母公司法律上脱钩,成为一家完全独立的美国公司。两个公司都叫Merck,但股份上没有关系了。
3. 后面1953年美国默克与沙东药厂(Sharp & Dohme)合并,成立 Merck Sharp & Dohme(默沙东),开始大规模拓展海外市场,成为全球制药巨头。但由于历史原因,这家巨头继续使用“Merck”作为企业商号。而德国默克在二战后重建,也想收回“Merck”品牌,两家在英美法院多次交锋,历史扯不清。后来1970年约定,在美国与加拿大,Merck指的是美国默克,德国默克改称EMD(Emanuel Merck, Darmstadt);而在全球其它地方,Merck指的是德国默克,美国默克改称MSD(Merck Sharp & Dohme)。所以,中国人看到的默克制药是德国的,美国那家叫默沙东,后者要大得多。
4.目前安世半导体(Nexperia)处于严重的跨国控制权博弈与运营脱钩状态。9月30日,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法律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人员调整权限,为期一年;闻泰科技(安世母公司)失去对安世的控制权,仅保留经济收益权;安世荷兰总部暂停了闻泰创始人张学政的CEO职务,并任命独立外籍董事掌握投票权;10月17日起,安世中国员工收到通知称荷兰总部将停止支付工资并切断系统权限,但后面荷兰总部又否认“断供断薪”指控,强调仍对中国市场负责。
5.中国政府禁止安世中国公司出口产品。安世中国公司发布声明,强调中国区为独立法人实体,员工应继续执行中国公司指令,工资由中国公司发放,拒绝未经中国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令”。这相当于中国子公司宣布事实独立,比美国默克从德国默克独立还复杂得多。因为还有荷兰把闻泰从安世里赶走的事,而且荷兰政府很可能是接受美国指令这么干的。
6.生产方面,安世东莞工厂(安世全球约70%封装产能)因原材料短缺已限制出货,员工排班调整为“上四休三”,库存预计仅能维持至2025年12月底。这是因为,原来的分工是,欧洲公司(荷兰总部)负责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全球销售与品牌管理;中国公司(东莞、上海、深圳等地)负责封装测试、部分研发、本地客户服务与供应链支持,一半以上的销售在中国。
7.荷兰政府没动手之前,闻泰科技2020年完成对安世100%股权收购,保留原有欧洲管理团队与架构。发展策略是,在中国设立半导体事业群,推动产能扩张与国产替代,这是符合全球市场趋势的举动,成效不错,让安世扭亏为盈、业绩向好。荷兰总部与中国分公司,本来是相互依存的,现在强行处于脱钩状态,两败俱伤。
8.这个事比美国与德国默克分家还复杂。两个默克分家了都能发展壮大,只是名字有些争议。荷兰政府搞的冻结令,让安世全球的资产、人员、知识产权根本没法进行法律意义上的拆分。但事实上,中国公司已开始独立支付员工薪酬、拉通本土供应链、拒绝总部指令,这是准备独立了。荷兰政府与安世总部,从行动前后来看,应该是乱来的,并无周密计划,还想啥事没有控制中国分公司,没想到中国反击。
9.后面应该是多方谈判,非常乱,几种前景。一种是没谈拢,但也没谈崩,就“事实拆分”,中国业务被迫独立运营或成立新实体,荷兰那边的无理要求先放着。一种是中荷政府谈判达成妥协,就会“软拆分”,股权托管、技术授权、区域独立法人化等方式。
极端情况下彻底谈崩,中国业务可能被国有化或引入本土资本,成为完全独立的中国半导体公司。而荷兰那边将相应决定安世全球的股权如何处理,闻泰的100%股权到底如何算,要给出说法,如说“是敌人全部没收”开了先例,或者说“必须卖”,或者说“转成没管理权的分红股权”,就是现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