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北大院士排队送别杨振宁,各界人士深情缅怀传奇人物

访客 2025-10-24 14:31:57 6013
近日,一位87岁的北大院士排队等待送别杨振宁先生,引发各界人士的深情缅怀,杨振宁先生逝世后,各界人士纷纷表达对其的敬意和怀念之情,这位北大院士的举动更是彰显了人们对杨先生的敬仰之情,杨振宁先生的一生贡献卓越,成为众多人士心中的楷模和榜样。

10月20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前聚集了神情肃穆的人群,他们怀抱鲜花排队进入缅怀室,吊唁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缅怀室设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科学馆一楼119房间。

清华园内的高等研究院是一座三层红砖小楼,这里不仅是杨振宁晚年工作的地方,也是他的父亲杨武之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这天是缅怀室开放的第三天,尽管北京市最高气温只有10摄氏度,但前来悼念的人络绎不绝,包括抱着孩子的家长、带着学生的教师和年轻的大学生。

杨振宁于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他随父母来到清华园,先入读成志学校,后就读于北京崇德中学,在清华园度过了八年的少年时光。高等研究院门口走廊两侧摆满了鲜花。进入缅怀室时,人们领取一朵白色菊花并签字,鞠躬吊唁。缅怀室内正中央悬挂着杨振宁的照片,照片下面摆满了黄色和白色的菊花。对面墙壁上挂着从1920年到2020年间杨振宁的照片。

人群中有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她姓钱,今年92岁,她的丈夫陈英与杨振宁是西南联大的同学。尽管行动不便,她还是坚持来祭奠老朋友。“我希望你们都要向他学习,为我们的国家争气。”钱女士说。

87岁的罗经琛和88岁的李乃升也来到缅怀室吊唁。他们是清华园的居民,住在杨振宁家附近,经常能看到他。“我们来看看‘老街坊’,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们表示。

现场还有一位教师带着10名小学生从西安赶来悼念杨振宁。孩子们了解过杨振宁的事迹,并参观过西南联大旧址。他们在杨先生遗像前鞠躬并献花。

缅怀结束后,人们可以领取一份《杨振宁先生生平》。文中提到,杨振宁将人生比喻为“一个圆”,从清华园出发,历经世界舞台,最终归根故土。他的百年人生是一部闪耀在人类历史中的光辉篇章。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