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安克创新遭遇召回风波频发,品牌形象受损严重

访客 2025-10-28 14:34:00 3292
安克创新遭遇重大挫折,频繁出现召回风波,公司面临一系列问题,可能需要采取措施解决,此次事件对公司的声誉和业务运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摘要字数在100-200字之间,简洁明了地概括了安克创新遭遇的困境。

安克创新又被狠狠暴击了 召回风波频发!10月24日,安克创新在日本启动新一轮产品召回,超52万件移动电源和蓝牙音箱因电池电芯可能混入异物存在短路起火风险被下架。按售价计算,此次召回价值约1.1亿元人民币。这家年营收247亿的跨境电商企业,半年内已连续发生十次大规模召回,累计充电宝召回量超235万个。若按全额退款计算,仅今年的召回损失就可能达到4.32亿至5.57亿元。

尽管面临频繁召回,安克的业绩数据仍在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安克营收128.67亿元,增幅33.36%,净利润11.67亿元。与此同时,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设委员会"要求商务部对其展开调查,涉及转口贸易、关税规避等多项指控。高额研发投入与频繁召回事件形成了鲜明对比。

安克的经营模式建立在"重研发、轻生产"基础上。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11.95亿元,同比增长49.35%,研发人员2976人,占员工总数过半。然而,安克的生产环节完全依赖代工厂,自身不涉及制造。这种分工看似合理,实际却埋下隐患。轻资产运营虽然在成本控制上具备优势,但在质量监管上暴露出明显缺陷。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数据显示,今年9月安克召回48.1万个充电宝,已收到33起火灾和爆炸报告,其中包括4起导致用户轻度烧伤的事件。

问题源头指向电芯供应商私自更改核心材料,而安克对此毫不知情。这种信息不对称直接威胁产品安全。CEO阳萌曾在访谈中表示,公司采用"联邦与总统"管理架构,总部负责战略赋能,各事业部享有高度自主权。这种去中心化管理在业务扩张期能够激发活力,但在质量控制上缺乏统一标准和深度监督。2022年的教训尤为深刻,安克27个产品线中有近20个竞争失利,最终被迫收缩至17个。

更严重的是,这种管理哲学与产品制造的现实需求存在根本冲突。日本经济产业省已对安克发出行政指导,要求全面排查在售锂电产品。自2019年以来,安克在日本累计召回超百万件产品,品牌声誉受到持续冲击。对于电池这类安全敏感的核心部件,代工模式下的监管盲区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隐患。

安克的增长策略被称为"浅海战略",即避开手机、电脑等千亿级"深海"市场,在充电储能、智能家居、智能影音等百亿级"浅海"领域进行多点布局。这一策略源于阳萌对消费电子行业"速生速死"特性的深度忧虑,MP3、磁带被智能手机取代的历史让他意识到单一品类的脆弱性。多元化布局确实带来回报。安克储能业务2024年收入30.20亿元,同比增长184%,帮助公司摆脱对充电宝业务的过度依赖。

渠道分散化也取得进展,亚马逊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54.66%降至今年上半年的49.97%,线下销售占比提升至32.58%,产品进入沃尔玛、百思买等主流零售网络。独立站收入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超100%,展现出去平台化的潜力。然而多元化扩张也带来新的挑战。在扫地机器人领域面对追觅、科沃斯等专业品牌,在3D打印领域对标拓竹等头部企业,安克的多条产品线很难形成有效协同。各业务板块缺乏技术共享和资源整合,更像是多个独立公司的组合。投资者担心这种"广撒网"策略会分散资源,削弱核心竞争力。

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剧了这种担忧。美国众议院调查函指出三项具体指控:通过错误申报产品编码规避关税;经越南、马来西亚等国转运获取非中国原产地资格;2023年获得约1200万美元政府补贴构成不公平竞争。北美市场贡献安克44.30%的营收,合规调查结果将直接影响核心业务。现金流数据进一步反映了这种压力。2025年上半年,安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3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41亿元暴跌234.58%,存货余额达52.95亿元,增幅63.73%。公司解释为提前备货所致,但也可能与召回导致的库存积压有关。

安克创始人阳萌具有典型的理工科背景,更擅长系统性思考和理论构建。但在产品质量这一基础问题上,系统化的管控体系建设显然滞后于业务扩张速度。技术投入与质量保障之间的平衡,决定着安克能否从"充电宝之王"成功转型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企业。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