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南F3祭祖名场面:徒手爬悬崖,无人机送祭品引发关注

每逢清明,广东、广西和海南的网友就集体陷入迷茫:“我记得是这棵树呀?太公太婆你们到底藏哪儿了?”由于这三个省份地处华南,地形多为丘陵、台地,植物生长茂盛,人们为了祭祖,扛起烧猪、拎着镰刀,在丛林里披荆斩棘,这也被网友戏称为“一年一度的野外生存训练”。
今年,这些地区的祭祖活动出现了新方式。例如,机械狗扛着烧猪上山;无人机吊着祭品盘旋山林等。在社交平台上,广西来宾一小伙利用无人机给300米山上的祖坟祭祖。他表示,由于当地山较高,人们空手方便祭祖,无人机几分钟就能将祭品送到。这位小伙还提到,一台无人机价格为六万元,平时会用其施肥和喷洒农药,清明时期也用无人机帮助本村和附近的村民祭祖,每次收费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随着村庄的迁移,祖坟也会因家族迁移而变得难以寻找。韦先生也曾遇到过找不到祖坟的情况,这时只能凭借长辈们的记忆寻路。他表示,清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无论身在何方,家族内的成员都会赶回来祭祖,这也是让家族更加紧密的一种方式。
广西南宁的小温称,他们家会带着鸡鸭、猪头肉,炒菜,还有香烛纸钱、烟花爆竹等物品前去祭祖。因为墓地通常较远,扫完墓后他们直接在原地砍鸡砍鸭吃饭,所以还会带上镰刀、砧板、菜刀和餐具。她补充说,家里比较信风水,有些祖先埋在较远的地方。在她小时候,会跟着骑自行车或开摩托车的大人一起去山下,然后走上山,有时需要花上一天的时间。
当地人有着自己的一套“寻坟秘籍”,如靠树定位、凭石定位,甚至用手绘地图的方式描摹祖坟位置。但有些人仍面临一路披荆斩棘却始终找不到祖先的情况。广西钦州的劳先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称,砍了许久草木才发现不是自己的太公。他所寻的祖坟距离村子四五十公里,去年来时水库满水,今年水干了,方向难辨。最后是一些老人凭借记忆找到大概方向,才找回了自己的祖先。
劳先生表示,自己家会用一周左右时间祭拜,先和村民一起去祭拜村里共同的祖先,再祭拜家族祖先,再去祭拜已去世的亲人。他说这种方式挺好玩,就像旅游一样。
广西钦州的黄同学表示,从记事起每年都会爬山祭祖,路线由老一辈写下来留给下一代,一般不轻易给小辈看,直到一定年龄才会给。这次祭祖共有7人参与,去了6个地方,总共花了一天半时间。她在外读书多年,这次回家两次迷路,最后家人折返带她才找到路。虽然很累,但她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听到许多关于不认识的祖先的事迹,感到这些祖先也很厉害。
广西武鸣的韦女士也有独特的祭祖方式。由于太奶的墓位于悬崖顶上的山洞里,今年祭祖时,家族里的人需要背上装有水泥、砖头和水的背包,带上自家酿造的酒,爬上二三十米高的悬崖,去翻修坟墓。她从小练到大,十三四岁开始爬,手脚灵活,通关较快。
如今,扫墓形式有了新的变化,如敬献鲜花、栽种树木等,网上祭扫也成为新的方式,以解游子不能回家祭扫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