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似暴利卤味生意为何不赚钱 利润去哪儿了

在原材料采购成本显著降低的情况下,煌上煌这门看似“暴利”的生意所赚取的利润究竟流向了何处?
4月11日,煌上煌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7.39亿元,同比下降9.44%;归母净利润为4032.99万元,同比下降42.8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070.32万元,同比下降15.99%。
作为曾经的“卤味第一股”,煌上煌凭借特色辣味酱鸭产品迅速崛起,其控股股东徐桂芬家族在2020年财富值一度攀升至110亿元,并提出“千城万店”扩张战略。然而,近年来,煌上煌市场表现渐显疲态,经营业绩持续承压,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煌上煌正面临关键的战略抉择。是继续深耕核心业务,强化品牌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还是积极探索跨界并购,寻求多元化增长路径,以突破发展瓶颈?
从营收维度观察,煌上煌总营收自2020年起呈现逐步下滑态势,由24.36亿元降至2024年的17.39亿元,五年内降幅高达28.6%。究其原因,与煌上煌专卖店数量以及单店收入密切相关。2020年末至2024年末,煌上煌专卖店数量分别为4627家、4281家、3925家、4497家及3660家。尽管2023年曾短暂扩店,但由于单店收入同比下降,营收不增反降。除2023年外,专卖店数量呈现逐年递减趋势,特别是2024年,一年内关闭门店达837家,门店数量同比大幅下降18.6%。
煌上煌闭店潮的涌现源于顾客购买力和消费场景发生的深刻变化。卤味行业具有进入门槛低、市场集中度低的特点,中小卖家纷纷涌入,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以高端卤货为卖点的企业如周黑鸭、绝味食品及煌上煌等,正逐步失去消费者的青睐,甚至被消费者贴上了“卤味刺客”的标签。以淘宝煌上煌官方旗舰店为例,销量最高的煌上煌酱鸭净含量280g,售价为57元,即203.6元/千克;曾经风靡一时的煌上煌酱鸭脖净含量200g,售价为35.9元,即179.5元/千克。
煌上煌在2024年年报中详细披露了主要原材料平均采购价格。从披露信息可见,鸭货、凤爪、大肠、牛肉等的采购价格相较于2023年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冻新鸭的采购价格为22.25元/千克,同比下滑15.25%;鸭颈的采购价格为9.05元/千克,同比下滑幅度高达48.55%。即便将房租、人工、物流以及制作成本等诸多因素纳入考量,与终端售价进行对比,煌上煌的卤味生意在表面上仍呈现出较高的利润空间。
然而,当将目光聚焦于煌上煌的销售净利率时,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2024年,煌上煌的销售净利率仅为2.17%,而在2022年,该指标甚至一度低至不足1%。这一巨大的反差引发了市场的好奇:在原材料采购成本显著降低的情况下,煌上煌这门看似“暴利”的生意所赚取的利润究竟流向了何处?
煌上煌在2024年年报中,将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归结为三大核心因素。除了上述的门店数量下降以及单店收入下降外,另一关键因素在于营销与运营成本的显著上升。具体而言,线上线下促销费用(涵盖线上口碑营销、美团、饿了么、抖音、快手等平台的促销支出)以及线下门店政策支持与促销费用的投入上升,加之第三方咨询与品牌宣传等费用的同比增长,均对净利润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子公司真真老老合作方仓储火灾导致的存货损失达1616.98万元,以及商誉减值计提增加1074.99万元等非经常性因素,也进一步侵蚀净利润空间。
在消费者反馈层面,黑猫投诉平台上不乏对煌上煌卤味质量的投诉,发臭、发酸、变质等问题屡见不鲜。然而,截至2025年4月11日,煌上煌的累计投诉量仅为149件,相较于周黑鸭的661件和绝味鸭脖的925件,其在质量把控方面仍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煌上煌的主营业务涵盖酱卤肉制品加工业务与米制品业务两大板块,旗下拥有“煌上煌”“真真老老”以及“独椒戏”三大知名品牌。其中,肉制品加工业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58亿元,同比下降14.26%,在总营收中占比达72%,毛利率为38.03%,同比上升5.93个百分点。米制品业务则实现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下降1.83%,占总营收的20%,毛利率为19.22%,同比上升1.17个百分点。
从毛利贡献及总营收占比来看,煌上煌的核心业务无疑仍聚焦于肉制品加工业。真真老老旗下的粽子等米制品业务,受限于其区域性与季节性特征,主要依赖传统节日的消费流量,市场拓展空间相对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肉制品加工业销售量同比下降9.91%,但库存量却激增21.93%;米制品加工业销售量同比下降17.62%,库存量亦大幅攀升66.46%。这一销售与库存的反向变动趋势,叠加店面数量的减少,使得产品滞销的风险不容忽视。
近年来,煌上煌为扭转业绩下滑的颓势,积极探寻新的增长点,试图通过跨界合作与并购策略来增厚企业利润。其中,对真真老老的收购与整合便是一次成功的尝试。然而,在跨界探索的道路上,煌上煌并非一帆风顺。2024年12月初,煌上煌发布公告,宣布拟跨界收购主营休闲零食的展翠食品,但遗憾的是,这一收购计划仅维持半月便宣告终止,其股价也随之经历了剧烈波动。事实上,展翠食品与煌上煌的主营业务关联性较弱,难以在业务层面形成有效协同,其潜在价值更多体现在寻求新增量上。
如今煌上煌不仅面临着卤味行业的群狼环伺,还面临着三只松鼠、盐津铺子、百草味等休闲零食品牌的围追堵截。在双重压力下,徐桂芬家族如何引领煌上煌突破重围,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与转型,已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