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就这?为啥吹你的风和预报的13级不一样 阵风与公众感知差异解析

访客 2025-04-16 18:04:34 5626
就这?为啥吹你的风和预报的13级不一样 阵风与公众感知差异解析摘要: 就这?为啥吹你的风和预报的13级不一样 阵风与公众感知差异解析。近期,北京及我国东部地区遭遇了强烈的大风天气,引起了广泛关注。北京市气象台于4月10日10:30发布预报,预计平原地...

就这?为啥吹你的风和预报的13级不一样 阵风与公众感知差异解析。近期,北京及我国东部地区遭遇了强烈的大风天气,引起了广泛关注。北京市气象台于4月10日10:30发布预报,预计平原地区阵风将达到9~11级,延庆、昌平、门头沟等区的部分地区阵风可达11~13级,山区局地阵风甚至超过13级,并伴有沙尘和强降温。为此,北京市发布了近十年来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

就这?为啥吹你的风和预报的13级不一样 阵风与公众感知差异解析

由于预报提前发布,社会迅速进入紧急状态,许多超市里人头攒动,蔬菜等商品被抢购一空。然而,部分公众的感受与实际预报有所出入。4月12日和13日两天,一些待在家里的网友发现室外树木摇晃并不明显,有些出门的网友也表示“不算大”“没有什么风”。有些人甚至怀疑气象局的预报是“小题大做”。

实际上,从气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实际情况与预测基本一致。例如,北京门头沟区高山玫瑰园站记录到的最大风速为45.8米/秒,相当于14级风;海淀区12日13时55分记录到的最大风速为36.7米/秒,属于12级风。这些情况完全符合“阵风11~13级,山区局地阵风可达13级以上”的预报。此次大风还导致近2000棵树木倒伏,据统计,截至4月13日11时,北京市园林绿化系统已处置倒伏树木1884棵、折枝5065处。这次大风还带来了强烈的沙尘活动和明显降温。

公众感觉与实际有较大差别,主要是因为对专业术语的理解不同。气象预报中的13级大风,并不意味着一天24小时都刮着13级大风。目前,所有观测站都采用自动观测系统,风速测量仪器每秒采4个数值,即0.25秒采集一个数据。计算阵风风速时,是以3秒钟的平均风速来算,如果一次大风过程中有3秒的风速达到13级,就认为本次大风过程中有阵风超过了13级。这与很多人认为的“一整天都刮着13级大风”当然差别很大。

此外,北京发布全市大风橙色预警,并不意味着所有地方都达到橙色级别。最大风速通常出现在特殊地形区域,如两山之间的夹缝地带、山顶高海拔区域或山脉迎风突出的高地。在本次大风过程中,门头沟的高山玫瑰园站是北京最大阵风出现的地方,这个观测站位于山区突出的高地。13日13至14时,北京最大阵风风速出现在延庆区海陀山顶附近,达到37.0米/秒(13级)。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大风一旦刮起来就会持续一整天,但实际并非如此。风力呈现出紊乱特征,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被称为湍流,即风力强弱和方向不断变化。湍流问题在科学领域中几乎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大气运动的雷诺数远超湍流的临界值,使大气运动呈现湍流的特征,加之大气中无处不在的风切变、热力对流、地形和地表摩擦,使得大气运动变得复杂和不规则。因此,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地精确预报风速风向,目前还不可能。

尽管如此,冬春季的冷空气预报依然是天气预报中准确度较高的。这是因为冬春季的冷空气范围比较大,比如这次过程横扫我国南北,空间范围达到数千千米。造成这样的冷空气活动的中纬度扰动的空间范围一般都在三四千千米,无论在卫星云图还是在传统的天气图上,都可以清晰准确识别。对这样大尺度的预报,无论是基于数值天气预报、人工智能天气预报,还是传统的天气图分析,都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其过程,从而提前数天做出较准确的预报。

大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在我国气象灾害历史上,大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比皆是。尽管这次大风造成了不小损失,在有些地方还比较严重,但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进步,特别是预报预警水平的提高和完善,加上相关部门提前部署、全社会积极应对,总体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了最大幅度保护,没有出现重大人员伤亡。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气象预报和预警的巨大价值。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