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元起,他们为何拖着行李去看戏?沉浸式体验成新宠

180元起,他们为何拖着行李去看戏?沉浸式体验成新宠!小雅在看完湖北武汉汉口江滩上演的沉浸式戏剧《知音号》后,分享了她的体验。她形容买上一张“船票”,登上船仿佛一下子回到了20世纪。看剧时能看清演员的微表情、汗毛和小动作,还能发现一些小彩蛋,并且有机会互动甚至成为剧中的参演者。近年来,沉浸式戏剧在社交平台上的讨论声量逐渐提升,在小红书上有超过15万篇笔记,不少年轻人甚至拖着行李跨城去看戏。
小雅从北京坐高铁到武汉,第一次观看沉浸式戏剧,感到非常震撼。她表示,这种形式让她感觉自己也是“剧中人”。像小雅这样跨城看剧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圈圈来自福建,经常往返于不同城市观看各种演出,包括沉浸式音乐剧和传统话剧等。五一假期期间,她计划在上海五天内看十场戏剧,其中包括《桑塔露琪亚》等热门剧目。圈圈认为,支撑自己跨城连续看剧的动力是热爱,这让她能感受不同的故事并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沉浸式戏剧打破传统戏剧的观演方式,采取互动式的体验,演员会在不同的表演空间中移动,观众也可以自由选择想去的地方和追随的角色,甚至参与其中。近年来,中国沉浸式戏剧已经走进豪华邮轮、影视乐园、文旅景区之中。例如,“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通过21场沉浸式戏剧重新诠释《红楼梦》,上海影视乐园以实景庄园为舞台还原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风貌,打造沉浸式戏剧《新世界:破笼之宴》。开心麻花在北京望京嘉瑞文化中心打造了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沉浸式演艺新空间“花花世界”,上演沉浸式带餐戏剧《偷心晚宴》。
《不眠之夜》自2016年在上海首演以来,总收入超过5.6亿元,驻演八年依旧达到平均90%以上的上座率。随着IP影响力不断外延及入境政策开放,剧场境外观众增长迅速。数据显示,《不眠之夜》近年来跨境跨省游客占比持续攀升至65%,远超刚入沪时本地观众为主的消费人群画像。“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自2023年7月开业至今,共接待超过180万人次入园体验,总演出约1.8万场,游客观演近900万人次。今年五一假期,提前预订人数同比往年增长明显。
沉浸式戏剧的票价普遍高于传统戏剧。例如,《知音号》最便宜的票种也要200多元一张。贝贝表示,她陆续看了多部沉浸式戏剧,票价在200元到600元不等。据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沉浸式演出人均消费主要分布在200元-499元区间,比2019年增加了29%。开心麻花演出产品中心负责人洪晔指出,影响沉浸式戏剧定价的关键因素是覆盖成本,需要结合每场的运营成本来决定票价。相较于传统剧场,沉浸式项目的成本结构更侧重长线投资与体验附加值。在场地建造上,沉浸式戏剧需要360度全方位做舞美布景,这部分投入显著高于同等观众人数的传统剧场。在人力配置上,游走型的沉浸式往往需要更多导览员和技术人员,增加了人力成本。
沉浸式戏剧也带动了文旅产业发展。开心麻花的沉浸式戏剧观众群体呈现出年轻化、高互动诉求、跨城消费意愿强的特征。很多用户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种草”购票,剧情互动、打卡拍照等体验深度契合年轻群体偏好。在北京望京打造的“花花世界”综合了新空间戏剧、酒吧、游戏体验等演艺场地,吸引了大量观众。如今,“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成为京津冀艺术旅游度假地,两日票过夜游的客人占比日益增长,周边酒店时常出现满房情况。尽管一些沉浸式戏剧对经济的直接拉动可能不及明星大型演唱会,但其长期价值在于培育人们观看戏剧的习惯,进而带动文旅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