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微软大裁员赔偿金N加8 12年老员工感叹:拿20个月工资走人

最近,上海微软裁员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有消息称公司直接给员工N+8的赔偿,甚至一些老员工可以拿到20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研发工作通常薪资较高,这意味着有人可以获得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赔偿金。这种高额赔偿让即使被裁员的员工也感到相对安心。
按照法律规定,裁员通常会给予N、N+1或2N的赔偿。这里的“N”代表员工在单位工作的年数。例如,如果员工在单位工作了3年,那么被裁员时可能获得相当于3个月、4个月或6个月工资的补偿金。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员工拿不到赔偿,因为用人单位会设法逃避责任。因此,能够拿到N或者N+1赔偿已经算是不错的结果。
外企与国内企业在裁员逻辑上存在差异。外企往往提供更高的补偿标准,如保时捷中国某经理工作8年后获赔56万元,并额外补缴11个月社保;IBM中国通过股票折现,人均多拿8-15万元。相比之下,国内企业则采用“基础薪资+绩效”模式变相降薪,迫使员工主动离职。此外,外企裁员预算通常计入全球成本,而国内企业则从部门经费中扣减。文化差异也影响了这一现象:欧美企业视员工为“合作伙伴”,而国内企业更强调“成本控制”。
裁员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大环境变化和AI技术的发展。从去年到现在,硅谷已裁员超过40万人。谷歌用AI取代了3万名销售人员的工作;特斯拉宣布全球裁员超1.4万人;英特尔计划在全球裁员1.5万人,相当于总员工的15%。戴尔两年内裁掉了2.55万人,通讯大厂思科和诺基亚也传出裁员消息。游戏行业原画师正在被AI取代,电商详情页制作也大量使用AI技术。
咨询机构麦肯锡发布了一份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经济潜力》的研究报告,探讨了AI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报告指出,AI取代人类工作的时间被提前了10年,预计到2045年将有50%的职业被AI取代。AI每年可为全球经济带来2.6万亿至4.4万亿美元的增长,生产力提高0.1%至0.6%。尽管AI对各行各业整体有利,但对个人不利,尤其是高薪、高学历的脑力劳动者受到的冲击最大。生成式AI带来的价值增长主要集中在客户运营、营销和销售、软件工程及研发等领域。AI的发展或将使当前工作的60%到70%实现自动化,其中银行业、高科技行业和生命科学等行业受影响最大。
报告还提到,低薪工作者受AI替代的速度较慢,如采摘苹果的工人和送外卖的快递小哥等。相反,高薪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更容易受到AI的影响,因为这些工作涉及自动化、复杂决策和信息化,正是AI擅长的领域。这份报告揭示的数据令人震撼,显示出AI对世界的影响正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