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银行办业务发病离世家属发声 银行坚持要求本人到场取款

5月14日,一段“患病老人在银行取款期间身亡”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提到,一名因腿部摔伤住院的老人让女儿去银行取钱作为转院治疗费用。银行在了解老人身体情况后,坚持要求老人必须本人到场取款。不幸的是,老人在办理取款手续期间去世。
事件发生在湖南株洲市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视频发布者表示,视频中的老人是他的姑妈。此前老人因腿部骨折等病症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这次取钱是为了到外地一家有名的骨科医院继续治疗。5月14日,老人的女儿携带存单和证件前去取款,在向银行说明老人身体状况后,银行仍坚持要求老人本人前来办理。结果悲剧发生,老人在办业务过程中去世。
据家属称,老人女儿去银行取款时,银行建议将钱直接打入医院账户,但家人表示需要现金前往外地医院。由于老人的人脸识别未能通过,取款过程变得复杂。当天下午5时30分许,老人女婿将老人推出银行透气时发现老人状况不对,立即拨打120急救,但最终未能挽回老人的生命,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心源性猝死。
目前,老人的遗体已被送往当地殡仪馆,家属没有选择进行尸检。5月15日上午,记者就此事向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求证,工作人员回应称,银行正在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并协助家属做好善后工作,希望公众不信谣不传谣。关于具体情况,银行会在调查清楚后公布。
同日,记者致电株洲市公安局石峰分局田心派出所,未获有效回应。中国农业银行株洲分行回复媒体称,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全力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并向逝者致以沉痛哀悼,将配合家属做好善后事宜,呼吁公众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根据《商业银行法》,银行有保障存款人合法权益、提供安全便捷服务的义务。在特殊情况下,银行应灵活处理,如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如果银行拒绝考虑特殊情况,导致老人不得不亲自前往银行,增加了身体负担,且这种负担与老人死亡存在一定因果关系,银行可能需承担部分责任。然而,由于未进行尸检,难以确定老人的具体死因及其与银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