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年收38亿却陷“爆品荒”,市值不到小菜园一半,绿茶IPO后还有哪些底牌?

访客 2025-05-16 18:13:10 87737
年收38亿却陷“爆品荒”,市值不到小菜园一半,绿茶IPO后还有哪些底牌?摘要: 五闯港股,绿茶餐厅终于如愿敲钟。5月16日,绿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茶餐厅”)成功登陆港交所,盘初跌近7%。截至发稿,绿茶集团每股6.83港元,总市值46亿港元。苦战多年,曾...

五闯港股,绿茶餐厅终于如愿敲钟。

5月16日,绿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茶餐厅”)成功登陆港交所,盘初跌近7%。截至发稿,绿茶集团每股6.83港元,总市值46亿港元。

苦战多年,曾经风靡一时的绿茶餐厅在激烈竞争中起起伏伏,虽然这几年不断开店,但曾引以为豪的高翻台率、性价比、融合菜品等特点逐渐式微,顾客排队3小时的名场面也终成历史。

曾经绿茶餐厅引以为傲的“融合菜式”“中国风”现在已经随处可见,多年已不再出现爆款。在顾客口味不断迭代、竞争格局日趋激烈的餐饮行业,绿茶能否靠IPO重新翻红,站稳餐饮第一梯队?

年营收超38亿,净赚3.5亿

绿茶集团是一家休闲中式餐饮运营商,其餐厅即绿茶餐厅的上市之路颇为波折。

最初,绿茶集团于2021年3月递交了港股上市申请,经历了两次重新递表、两次通过聆讯、三次招股书失效后,在2022年10月暂时停止申请上市。

直至2024年6月,绿茶集团再次启动上市,重新递表,并在2024年12月更新招股书,这也是其第五次递交上市招股书。

年收38亿却陷“爆品荒”,市值不到小菜园一半,绿茶IPO后还有哪些底牌?

业绩方面,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绿茶集团的营收分别约为23.75亿元、35.89亿元和38.38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1657.9万元、2.96亿元和3.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约为2521.6万元、3.03亿元和3.61亿元。

按收入类型来看,绿茶集团2024年的餐厅经营收入约为30.99亿元,较2023年的30.60亿元微增1.3%。相比之下,绿茶集团的外卖业务收入则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其中,2024年的外卖业务收入约为7.23亿元,同比增长39.8%,占比为18.8%。

年收38亿却陷“爆品荒”,市值不到小菜园一半,绿茶IPO后还有哪些底牌?

从客单价、翻台率、同店销售额这几大重要指标来看,绿茶集团的经营数据呈现下滑趋势。据招股书数据显示,绿茶餐厅的整体人均消费由2022年的62.9元减少至2024年的56.2元;公司的整体翻台率由2023年的3.3次下降至2024年的3次。

招股书称,由于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普遍改变,以减少外出用餐的支出及次数,导致整体人均消费的下滑和翻台率的降低。

年收38亿却陷“爆品荒”,市值不到小菜园一半,绿茶IPO后还有哪些底牌?

从不同区域的市场表现来看,去年,绿茶来自华东和其他地区的收入上涨,而广东及华北市场收入下滑。其中,华东收入同比增长13.36%至11.08亿元,其他地区收入同比上涨23.48%至11.68亿元,广东市场收入下跌6.38%至7.63亿元,华北市场收入同比下跌11.44%至6.27亿元。

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2024年整体的同店销售额相比上年同期下降10.3%,其中,华东地区下降11.2%,广东地区下降12.6%,华北地区下降6.8%,其他地区下降了10.9%。

休闲中式餐厅市场高度分散、市场参与者众多。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在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绿茶按餐厅数目计排名第三、按收入计排名第四。但由于餐饮业分散又竞争激烈,2024年绿茶餐厅只占了0.7%的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绿茶集团在本次IPO发行中共引入8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约8733万美元。其中,紫燕食品、正大食品、华宝股份分别认购3500万美元、709万美元和624万美元,安吉国际地方国资以及银泰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沈国军分别认购1300万美元,另有数家绿茶餐厅的供应商参与了基石认购。

IPO前,王勤松夫妇一共持股为65.8%,受限制股份单位代理人持股为6%,Partners Gourmet持股为28.2%。

据披露,本次绿茶香港IPO募资金额拟用于扩展公司的餐厅网络、设立公司的中央食材加工设施、升级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等。

人均排队2小时的初代网红

现在的年轻人或许无法想象当年的绿茶餐厅有多红。

“人均消费只要65元,等位常常需要1-2个小时,每家连锁店的翻台率在4次以上,最高可以达到7次。”10多年前,绿茶类似的报道,屡屡出现。

据绿茶公开的数据显示,2014年单店客流量能到日均1500人,人均排队2小时。

超长的等位时间不足以展现当时绿茶门庭若市的场面,按大众点评顾客的说法,“绿茶刚出现的时候,就和现在爆火的网红店一样。”

绿茶餐厅的诞生可以说是一个意外。2004年秋天,绿茶创始人王勤松和他的媳妇路妍在杭州西湖边开了一家青年旅社,旅社旁是一片茶园,“绿茶”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彼时,青年旅社刚引进中国不到10年,相比于传统的酒店,青旅更加小众。加之店面开设在西湖湖畔,王勤松的青旅吸引了不少天南海北的背包客。

考虑到顾客来自不同的地区,饮食风格迥异,为了照顾到每个人的口味,王勤松夫妇开始研究融合浙菜,而非传统的杭帮菜。

经营一段时间后,夫妇二人发现来吃饭的比来住店的人还多,两人看到了商机,于是放弃原有的青旅生意,转身扎进了餐饮行业。

2008年,西子湖畔旁第一家绿茶餐厅诞生,初代餐饮网红的征程也由此开始。

彼时的绿茶延续了青旅的文化特色,在装修上采用了古风的设计风格,小桥流水、亭台帘幕,从门头到后厨,每处细节都彰显了江南风味。尤其是店铺中小船造型的包间颇有点“西湖泛舟”的味道,这也成了绿茶门店的标志。

此外,绿茶的菜品也颇具特色,绿茶烤鸡、面包诱惑等网红菜品在十几年后依然是进店顾客的必点菜。

除了菜品和装修,绿茶更广为人知的是它的性价比。5元的拍黄瓜、10元的东坡肉、17元的牛排,人均消费50多的绿茶凭借超高的性价比在杭州一炮而红,即便排着长队也要吃一顿绿茶。

在杭州走红后,2010年,绿茶餐厅开始了连锁扩张。在分店选址上,果断的王勤松直接从江南跨到了华北,北京成了绿茶落户的第二座城市。

谈及为何选择北京,王勤松认为“北京的包容性更强,餐饮文化更加多元”。后来,北京分店门口屡屡排起的长队也证明了王勤松眼光的独到。

落地北京之后,王勤松逐渐将商业版图向全国拓展。2011年后绿茶逐渐发展到上海、苏州、宁波等沪杭一带。2015年后,绿茶进入川渝地区,在无辣不欢的天府之国依旧站稳了脚跟。

而随着商业版图的扩张,绿茶的融合菜品类也从传统的杭帮菜扩充到了川菜、粤菜、鲁菜、北京菜等地方菜系,更加符合当地人的消费习惯。

近几年绿茶也保持着高速开店的速度,门店数由2022年的276家增至2024年的465家,复合年增长率为29.8%。

据招股书披露,截止2025年1月1日,绿茶餐厅拥有门店489家,其中包括起子品牌望江楼所开设的4家餐厅。

绿茶还有哪些底牌?

随着消费口味的更迭和新玩家的不断入局,曾经能让顾客排队数小时的绿茶也难掩颓势,曾经赖以为荣的“网红”光环早已逐渐褪色。

尽管其成为第四大中式休闲餐厅,但从整体的餐饮格局来看,绿茶并不占多少优势。

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通常每年更新约20%的菜品,2022年-2024年分别推出172、168及203道新菜品。但对于想起绿茶脑子里只有“绿茶烤鸡”和“面包诱惑”2个菜的年轻人来说,已没有特别吸引的明星爆品。

此外,绿茶餐厅也深陷“预制菜”争议。2024年3月,有报道称,在杭州绿茶餐厅后厨发现38元的“佛跳墙”用的是预制菜,且未在菜单中标注“预制菜”字样,也没有主动告知顾客是预制菜。

同年7月,证监会对绿茶餐厅食品安全以及预制菜占比情况进行了问询。在合规经营层面,证监会要求绿茶餐厅说明食品供应链具体模式和预制菜占比,对是否符合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进行明示。

灵活的供应链支持着绿茶餐厅高度标准化及可拓展的业务模式,这自然离不开「预制」。招股书绿茶集团称,有一部分招牌菜,是由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制备的预处理食材及烘焙产品,目前已与205家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合作。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中国内地中式餐厅市场的总收入在2024年达30715亿元,休闲中式餐厅市场的总收入达5347亿元。同时,2024年至2029年,中国连锁餐厅总收入预计将以8.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高于非连锁餐厅的6.8%。

在招股书中,绿茶集团也明确表示“我们日后的增长取决于现有市场及新地区市场开业及经营获利的能力”。绿茶集团找到的解法——开店。

自2008年在杭州西子湖畔开设首家餐厅以来,绿茶集团已将其门店网络扩展至全国21个省份、4个直辖市及2个自治区。截至2024年底,其旗下餐厅数量达465家,复合年增长率29.8%,覆盖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国所有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31个二线城市及90个三线及以下城市。

在绿茶集团看来,高性价比定价模式在扩展业务至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时为公司带来了竞争优势。

年收38亿却陷“爆品荒”,市值不到小菜园一半,绿茶IPO后还有哪些底牌?

在快速开店的同时,绿茶餐厅也在加速下沉。按其披露的计划,2025年至2027年,绿茶餐厅将拓展563家门店,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将拓展385家,占比高达68.38%。另外,三年内也将新开28家海外店以充实发展版图。

此外,绿茶集团还决定自主构建一个自营中央食材加工设施,预计将有大约90%的半成品食材供应给绿茶品牌的全国连锁餐厅,而剩余的10%将直接作为零售产品面向消费者市场。

结语

曾经让绿茶餐厅脱颖而出的性价比优势,如今已成为行业的标配;当红的明星菜品十年如一,也没有门槛优势;中式装修风格也是国潮之下很多网红餐厅的选择……

成功上市,绿茶餐厅终于能松口气,但对于餐饮企业来说,重要的不是排队上市,而是得到消费者的忠实选择。

如今,谁还在为绿茶餐厅排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