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城的万达广场,王健林才舍不得卖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披露了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达商管“)旗下48家万达广场相关公司股权收购案的相关信息。
上述信息显示,太盟(珠海)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和丰德(北京)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市潘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将直接或通过各自关联方共同设立合营企业,收购万达商管直接或间接持有的48家目标公司的100%股权。
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显示,该笔股权交易已被无条件批准,但并未披露这一交易的具体金额。不过据媒体报道,有市场消息称,此次交易金额将达到500亿元。
由于面临流动性危机,王健林近两年一直在出售手中的资产,万达广场则成为其中的核心。从公开资料推算,万达商管在巅峰时期拥有超过400座万达广场,2023-2024年,已陆续出售超过30座万达广场。今年年初,又有7座万达广场被出售。
这其实也与近年来万达加速剥离重资产包袱,聚焦商业管理服务核心赛道,进行轻资产运营的策略一脉相承。而由于地理位置、消费需求等因素,王健林手中的数百家万达广场,如今也呈现出不同的商业价值和潜力。
下沉市场的价值
细分来看,此次被出售的48座万达广场所在的城市,多以一线、新一线以及二三线城市为主。而这两年来,众多核心城市的万达广场,也纷纷被王健林出售。
截图来源于市场监管总局官网
比如在去年8月,杭州市的第一座万达广场,杭州拱墅万达广场就被出售。据联商网报道,该万达广场报价高达14.8亿元,年租金约为1.09亿元。
2024年7月,烟台芝罘万达广场、宜春万达广场和东莞厚街万达广场的主体公司发生股东变更。此外,上海金山万达广场、广州萝岗万达广场、湖州万达广场、太仓万达广场等多个万达广场的股权也陆续完成了工商变更。
“王健林陆续出售万达广场”的消息,让人们把视线大多集中在了一二线的核心城市。而由于近年来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万达广场商业地产在一二线城市竞争激烈,其在和SKP、万象城等知名品牌的竞争中并没有占到上风,反而在当地经常被冠以“落伍”“过时”的标签。
不过,至少在县城等下沉市场,万达广场如今依然属于顶流。从市场价值来说,其在一些县域市场的性价比,可能还要高于一二线城市。
目前,万达广场可以称得上是下沉市场中布局最广的商业体。据赢商网统计,截至2024年年中,万达广场在全国百强县布局了近30个项目,数量绝对第一;主打下沉市场的吾悦广场排在第二,在百强县布局项目数量超过25个。
截图来源于赢商网
总体看,相比一二线城市,县城等低线城市的的运营成本,比如租金、人力等相对较低,这使得即使租金回报率不算高,但如果选址得当且运营稳健,有望成为稳定的盈利点。
另一方面,对于万达商管来说,从资产处置的角度看,在面临资金压力时,优先出售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更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这些城市的万达广场资产价值高,交易能快速回笼大量资金,有效缓解债务压力。
相比之下,县城市场的万达广场在市场上交易难度较大,交易价格可能也不理想,出售后对缓解资金压力的作用有限。同时,县城市场的万达广场,对于当地政府来说,往往属于标志性商业项目,其得到的资源支持,可能还高于一二线城市,长期运营的价值反而更高。
所以,从长期运营角度看,出售短期内更具价值,且易变现的一二线城市万达广场,保留县城市场的项目,对于万达商管来说,可能是眼下最为划算的选择。
县城的顶流
近两年来,伴随着国内消费趋势的变化,一二线核心城市的消费需求增长变缓,县城等市场却一直处在升级的过程中。
在此情况下,早早就进行下沉市场布局的万达可以反而吃到了先行者的红利,甚至很多小镇青年的第一杯星巴克、第一个盒马订单,背后都有万达广场的身影。
2023年12月,湖北宜昌下辖县级市宜都万达广场开业,开业3天累计客流近40万,销售额超千万;2024年1月,重庆忠县万达广场开业首日,共接待消费者23.6万人次,销售额突破750万元,创下行业多个第一。
这背后,是国内县城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升级的趋势明显,对商业消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赛迪顾问发布《2024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榜单显示,江苏、浙江、山东是中国县域经济的最大集聚区,还有北上广和福建等经济发达区域均涌现出许多富强的县镇。其中,位于华东的长三角地区的三省(江苏、浙江、安徽)共有43个城市入围中国百强县,占比超4成,共同组成了强大的县域经济带。
这些“超级县城”中,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甚至可以比肩一线城市。比如在所有县级市中,昆山是第一个GDP突破5000亿的城市,人均GDP甚至超越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
另一方面,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线上零售渠道的崛起,下沉市场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与习惯已经开始与一二线城市拉齐。万达广场等商业体的进入,对于当期消费者来说,可以让他们直接接触到此前只能在社交平台才能看到的消费品牌。而相比一二线城市,当地居民的时间更充足,可支配收入占比也较高。
只要一个县城有万达广场入驻,后者对就会对当地原有的传统商业形成“降维打击”,同时引发虹吸效应,变身为当地的著名“景点”。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居民以万达开进县城为豪,纷纷前去消费、遛娃。
而对于下沉市场的潜力的价值,王健林也早有体会。2015年4月,在深交所演讲时,王健林就表示,从租金回报比看,一、二线城市项目甚至可能不如三、四线城市项目,因为一、二线城市项目地价更贵、投资更大。
王健林当时认为,重资产主要看房价,销售利润高才能投资,轻资产因为是纯投资不销售,不需关心房价,只要城区人口够多,租金回报比合适就可以做。仅从万达院线的收入数据分析,70%以上的增长来自三、四线城市,而且投资回报率并不低于大城市。
如今,即便被摆上货架,但万达广场依然不断在向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拓展。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513座万达广场覆盖了31个省、227个城市,其中布局重心显著偏向三四线城市 。
新的挑战
不过,盯上下沉市场的不只有万达,吾悦、金鹰、万象城等也都纷纷加入了争夺当地消费者的队伍当中。
相比万达广场,这些竞争对手们并没有操盘方可能会被更换的后顾之忧,发展苗头也更盛。
比如新城控股旗下的吾悦广场,其市场布局与万达广场高度重合,一直主打的就是下沉市场。甚至行业一直有说法称,“只要万达广场开在哪里,吾悦广场就会开到哪里”。
在品牌定位上,吾悦广场强调 “有情怀、不复制、具规模”,也在打造与万达广场相似的特色主题街区。在消费群体方面,万达广场和吾悦广场都在争取家庭消费群体和年轻客群,不过吾悦广场通过引入年轻时尚品牌和举办潮流活动,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首选打卡地。
过去几年,吾悦广场相继进入多个三四线以下的城市,同时引入了盒马等新消费品牌。据中国江苏网报道,截至2023年9月,在全国运营的140多家吾悦广场中,约60%位于三四线城市。
此外,华润万象生活在下沉市场推出的万象汇同样对万达广场造成冲击。不过,和万达广场和吾悦广场不同的是,万象生活偏向于在一些下沉城市引入众多首店和高端品牌,以提升自身的商业档次。
在加速回笼资金,不断出售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的情况下,县城等下沉市场的资产可以说是王健林手中为数不多的优质筹码。不过,在存量市场的大背景下,国内的商业业态的争夺战也已经在下沉市场打响。如何保住这一优势,成为王健林和万达广场面临的一道难题。
*:not([class*="icon"]):not([class*="fa"]):not([class*="logo"]):not([class*="mi"]):not([class*="code"]):not(i){font-family:PingFang SC,Arial,"Material Icons Extended",stonefont,iknow-qb_share_icons,review-iconfont,mui-act-font,fontAwesome,tm-detail-font,office365icons,MWF-MDL2,global-iconfont,"Bowtie" !important;}[class*="code"]{font-family: Consolas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