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通快递半年盈利达43亿

访客 2025-09-12 14:18:08 22691
中通快递在半年内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盈利43亿元,这一成绩反映了公司在快递行业的强劲竞争力和稳健发展态势,摘要字数控制在100-200字以内。

8月20日,中通快递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及中期报告。业绩数据显示,上半年中通快递实现调整后净利润43.12亿元,同比下降14.3%;二季度包裹量为98.47亿件,同比增长16.5%;上半年整体包裹量合计183.86亿件,同比增长17.7%。

对比其他快递企业同期业绩报告看,中通快递继续保持领跑地位,是国内最赚钱的快递公司。

首次调低业绩指引,推进快递反内卷

随着快递头部格局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网络的规模效应开始逐步释放。上半年,中通快递完成183.86亿件的业务量,市占率达到19.22%。

事实上,自从2016年上市以来,中通率先探索出一条“产品同质化——自营自建资产——适当价格战——扩大业务量——单票成本下降——市场份额提升”的增长路径。

外界看似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实际上在头部玩家手中,是一套精益管理、成本驱动的体系竞争。

因此,过去多年来,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中通,那就是对市占率的极致追求。这种极致追求,一方面追求的是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则追求的是成本能力,从而在市场、平台与网点之间找到一个不错的平衡。

发布一季报的时候,中通曾明确提到,全年业务量增速指引为20%-24%。

而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利润与市场份额是快递企业需要平衡的一个关键点,尤其是当前的寡头格局下,换取市场份额的成本急剧上升。

从数据层面来看,中通的核心——快递业务的收入,从去年同期的202.50亿元增加至223.64亿元,同比增长10.4%,而其包裹量增加17.7%、包裹单价下降6.2%。

这种内卷式的价格竞争下,快递企业普遍出现“增量不增利”的症状,优等生中通也不例外,其上半年的调整后净利润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

如今,随着政策层面主导的“反内卷”主旋律,中通在发布二季报时,提出将全年业务量指引下调至388亿至401亿件区间,对应年业务量增速为14.0%至18.0%。

不过,即便是在如此内卷的环境下,就算是放在整个泛物流行业中,中通的利润规模依旧可观。

那么,谁在为中通快递贡献利润?

“80后”总裁掌舵一周年,加速数字化转型

中通的成长过程中,核心武器就是把规模效应沉淀为成本管控能力。而成本策略的摸索,第一步是“稳”,下一步是“破”。

此前,物流进化曾经多次用过中通快递的成本变化表:

中通快递半年盈利达43亿

规模效应中,中通快递先是通过流程优化、精细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等,形成相对稳定的成本结构。这背后的核心在于,当快递企业进入300亿件/年的业务规模下,任何一分钱的成本差异都会被迅速放大为亿元单位的利润差距。

随着规模效应的释放,中通便早早来到了“破”成本结构的这一步。

“破”首先体现在资源再配置。

之前中通的自营车队规模一度达到11000辆左右,彼时其网络线路在3500条左右。二季报披露的数据中,其自营车辆超10000台,其中15-17米的大车型占绝对多数,达到9400多辆,线路达到了3900多条。

通过资源的再配置,实现增开车线、线路拉直、运输成本下降等目的。

“破”的另一个层面是用技术手段,击穿成本结构。

要知道,中通是率先规模化部署自动化设备的快递企业,尝到技术甜头后,其在组织内部各环节推进经营的数字化转型。去年5月份,中通在组织层面也出现了一个调整——中通的“80后”技术人才朱晶熙任执行总裁,到今年二季度刚好是朱晶熙任执行总裁满一年。

过去的一年里,中通的科技基因一直在走强。尤其值得注意的,就是其分拣中心的自动化设备,过去几年以50套/年左右的速递增长。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里中通在分拣中心投入的自动化设备从2024年同期的515套,提升到2025年二季度的690套。

财报中,也着重提到了中通的技术基础设施,涵盖了业务和运营的所有场景,由运营管理、网络管理、结算、财务及其他集成系统和连接网络合作伙伴的移动应用程序构成,已经是一个立体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押注新兴市场,散件增长50%

作为快递市场份额绝对领先的玩家,中通的业务量增长并不稀奇,更值得注意的是其看中了哪些代表未来的方向。

过去的几个月中,中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其实高频的提到了一个词:散件业务。披露二季报业绩时,赖梅松提到:“散件业务量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同比增幅超50%,为整体利润率带来了积极贡献。”

散件业务一是指逆向退货件;二是指商务时效业务、个人散件等自由散件业务。相比于电商发货端的价格战,散件业务正在成为快递企业争相布局的新焦点。

而散单业务能够实现规模型的增长,也有几个重要因素:

一方面,直播电商崛起。

有数据显示,2024年直播电商商品交易总额超4.5万亿元,占网络零售额近三分之一,贡献了电子商务增量的80%。

而直播电商最为明显的标签就是“冲动消费”,一些快消品行业的退货率高达40%-60%,直接带动逆向物流以指数型速递增长。

另一方面,时效产品需求激发。

随着通达系规模效应对班线增开、线路拉直等维度的贡献,其时效能力本身就在提升。另外,中通快递也在通过与航司合作布局时效件,这种让时效产品具备性价比的动作,实际上也在悄然渗透商务和个人的时效需求。

这种散单业务的意义,中通首席财务官颜惠萍用一组数据来说明:“中通的核心快递业务单票收入净下降0.06元。这主要源于:增量激励增加0.18元、单票平均重量下降影响0.05元,而KA客户单价提升0.17元部分抵消了前述影响”。

整体看下来,三好生中通依然凶猛。而随着“反内卷”的持续推进,具备成本能力、数字能力以及市场敏感度的企业,则会进一步拉开差距。

*:not([class*="icon"]):not([class*="fa"]):not([class*="logo"]):not([class*="mi"]):not([class*="code"]):not(i){font-family:PingFang SC,Arial,"Material Icons Extended",stonefont,iknow-qb_share_icons,review-iconfont,mui-act-font,fontAwesome,tm-detail-font,office365icons,MWF-MDL2,global-iconfont,"Bowtie" !important;}[class*="code"]{font-family: Consolas !important}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