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江苏船王出手引发资本争夺战升级

访客 2025-10-13 17:55:36 2428
"江苏船王"参与资本争夺战,出手冷酷,引发业界关注,随着竞争的加剧,这场资本争夺战正在升级,涉及巨额资金和资源,这一事件将对行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具体情况尚待进一步揭晓,但已引发业界的高度关注和期待,这场争夺战的走向将决定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

“江苏船王”冷血出手 资本争夺战升级。杉杉股份再次面临命运的关键转折点。郑永刚去世两年半后,公司经历了家族内斗和债务违约风波,有“民营船王”之称的任元林突然介入。他领导的新扬子商贸联合新扬船、TCL产投、东方资管等合作伙伴,意图控制杉杉。

失去核心领导者后,杉杉集团陷入动荡。由于没有书面遗嘱,继母与长子之间爆发了控制权争夺战,导致公司内部严重受损。加之产业周期下行和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和债务违约接踵而至,遗孀周婷无力挽回局面。

尽管如此,杉杉并未彻底垮台,反而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郑氏家族旗下的锂电负极材料和偏光片等资产依然具有吸引力。此前,福建富豪吴华新购入永杉锂业,牛散魏巍通过司法拍卖拿下杉杉1300万股股份,如今,郑氏家族的核心资产杉杉股份的控制权也即将易手。

9月30日晚,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杉杉集团及子公司朋泽贸易与重整投资人联合体签署了《重整投资协议》。根据计划,重整投资人将通过多种方式合计取得杉杉集团23.36%的控制权。若重组成功,郑氏家族将仅剩3%的权益,几乎完全退出。公告显示,重整投资人联合体由新扬子商贸、新扬船投资有限公司、TCL产投和东方资管深圳分公司组成。完成重组后,杉杉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任元林。

任元林是扬子江船业的创始人,从造船学徒起步,在造船行业奋斗近半个世纪。扬子江船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2007年成为中国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造船企业。近年来,任元林的产业已扩展至航运、贸易物流、地产、金控等多个领域,综合实力稳居全球造船行业前五。

此次交易以新扬子商贸为核心,联合新扬船、TCL产投和东方资管,形成强大的联合体。收购策略清晰,包括直接收购、设立合伙企业收购以及表决权委托等多种方式。最终,任元林仅用32.84亿元就拿下了总资产高达450亿元的新能源头部企业的控制权。

对于任元林来说,这次收购不仅是一次跨界布局,也是打造扬子江“造船+海事+金融+新能源”业务版图的重要一步。扬子江船业在中国造船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29亿元,净利润42亿元,毛利率达到34.5%,创下历史新高。公司手持订单高达236艘,总价值232亿美元,其中清洁能源船占比高达74%。

任元林还启动了“第三次创业”,包括将传统造船业进行清洁化、智能化改造,并拆分快速增长的海事投资业务上市。如果成功拿下杉杉股份控制权,他将拥有四家上市公司,实现“A股+新加坡”的两地上市。

郑永刚离世前可能未曾预料到,杉杉会陷入如此困境。在任元林出手之前,杉杉已有分拆出售的迹象。2024年11月,永杉锂业因股东债务违约问题被司法拍卖,最终被永荣控股旗下的永荣致胜以8.04亿元竞得,从而获得永杉锂业的实控权。此外,杉杉控股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也不断下降,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明显减弱。

尽管如此,杉杉在产业上的竞争力依旧强劲。上半年负极出货量仍居行业第一,大尺寸LCD偏光片出货面积份额位居全球首位。两大业务合计贡献净利润4.15亿元,带动公司整体利润反弹。在杉杉因内耗和周期波动陷入低谷时,优质产业资本的支持或许能为其带来新的转机。

杉杉的传承问题揭示了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创始人在世时,个人能力和行业地位为企业背书,但一旦去世,未提前设立书面遗嘱的企业往往面临严重的继承问题。郑永刚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商业帝国,其核心业务得以保留,但这更多是整个产业的幸运,而非郑家人的幸运。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