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访客 2025-10-19 12:52:39 24878
中亚地区可能无法享受到来自中国的廉价汽车,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运输成本、关税壁垒以及市场需求差异等,中国制造的廉价汽车在中亚市场的推广面临挑战,尽管中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但中亚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与中国存在差距,加之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的影响,使得中国汽车的竞争优势在中亚地区难以充分发挥,中国汽车企业需要在适应中亚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拓展在中亚的市场份额。

国庆前,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四部委 “悄悄 发了新政。

“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这话听起来挺官方,在舆论场上也没啥水花,但其实话少事大。

咱翻译翻译:以后纯电新车想光明正大地出海,可不能随便找个贸易公司,要拿到车企的授权才行。

之前那些大量出口的 “零公里二手车 ,估计要逐渐收紧了。

脖子哥翻阅了具体的海关编码,这次新增了具有识别代码的纯电车(编码:87038010.90)这一类目,与原来二手纯电车(编码:87038010.10)并不一样。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但结合之前商务部召集行业机构与车企开闭门会,以及隐隐约约 “新车登记后 3-6 个月禁止转二手 的流言,毫无疑问,有关部门正逐步规范电车出海,遏制乱象。

随着近年来中国车企自己造船出海,相信这种通过新车转二手车来出海的方式也会越来越少。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我觉得这是大好事。

咱们先来看看前两年出海都是咋回事。

从 2021 年的 200 万辆,一路狂飙,到 2024 年直接干到了 500 多万辆,硬生生把日本拽下马,成了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车贡献了五分之一,可谓功不可没。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但在 “大航海时代 的狂欢下,零公里二手车出口的生意也借此野蛮生长。

汽车出海一般有两条路径,一是正常的整车出口。另一条路子就是“平行进口,说白了,就是海外代购。

平行进口由于是自行购买,所以他们会买一些国外相对便宜,或者是稀缺的车型回国来倒卖,像赫赫有名的丰田兰德酷路泽、奔驰大 G,都是平行进口车的扛把子。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而随着我们中国汽车崛起,部分国内车商看准了中国新能源的性价比,开始反过来往外倒腾。

以最常走的中亚为例,车子先到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以二手车手续规避新车出口认证,运到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又因为中亚各国组成了欧亚经济联盟,所以就可以免关税卖到俄罗斯去,甚至是更远的东欧。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一开始,由于中国新能源车断层式的产品力,压根不愁卖。

重庆环宇汽车的市场部总监 William Ng 表示,2022-2023 年的时候,他们花 4 万人民币在中国收一台电车,卖到中东能赚 1 万。

热门的车型则更加离谱,当初 40 多万人民币的理想 L9,在俄罗斯可是能卖到 1100 万卢布(折合人民币 90 多万)。

现在带改装的25款理想L9仍要 8、9 百万卢布。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说实话,这一开始并不是啥坏事,甚至是双赢、三赢。

众所周知,俄乌冲突之后,中国车迅速占据外国车企让出来的市场,几乎给俄罗斯包圆了。2023 年,中国汽车在俄罗斯本土占了 55% 的销量,24 年直接超过 60%。

就算不谈俄罗斯这特殊情况,中国汽车的性价比仍然让中亚哥们直呼便宜。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一台丐版凯美瑞是 2000 万坚戈,而极氪 001 则不到这个价格。。。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这种国际车商对车型的需求量大,也能帮 4S 店去去库存。

在成都从事二手车出口生意的 XC 向脖子哥表示,随着国内价格战打得越来越厉害,他们甚至不用从 4S 店收资源车,直接找车企都行。

但是,当越来越多人都想来捞一笔的时候,咱们国内车企在打价格战,车商自己也在国外互相卷了。

你一台车赚 1 万?那我赚 5000 就好了嘛,把你挤出去再说。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可汽车销售本身就很吃流动性,你降我也降逐渐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最后单车赚 1000、500 的都有。

在国内同行激烈的竞争下,外国人也不傻,逐渐摸清你的车价、清关、物流等成本,这样车商甚至被逼的连国内退税的钱都得让一部分出来(我国出口商品可退13%增值税)。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而且这种近乎无底线的低价竞争,受伤的不仅是车商,对于车企以及中国的汽车行业来说,都是百害无一利。

最明显的就是扰乱了汽车的价格体系。

在哈萨克斯坦,一辆宋 PLUS DM-i 比亚迪官方卖 1778 万(折合人民币 23.5 万),而当地的零公里二手车只需要 1000 万(折合人民币 14 万)出头。这样的差价,买谁大伙都懂的。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可官方卖那么贵可真不是觉得外国人人傻钱多,而是汽车出海的成本比我们想象的要高。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车企一般会对出口的车辆进行适应性的调校。

就比如被 Top Gear 火烧水泡还能开的一代神车 Hilux,上至中东土豪,下至黑哥们都在用的原因就是针对性的开发。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在非洲,黑哥们的汽油品质低,丰田改良了燃油喷射系统来适应它;面对中东的日常高温,Hilux 的空调能在 3 分钟内将温度从 50℃ 降至 25℃;至于全是烂路、强调实用性的东南亚,Hilux 也有专门的升高悬挂版本和缩短转弯半径的商用卡车版。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这些出口车辆的本土化,车企又要做当地市场调研,甚至还得在当地建专门的研发基地,成本唰得一下就上去了。

而车商们只是单纯把国内车辆卖出去,又基本不需要承担售后,成本当然低。

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万一出现大批量本土适应性的问题,导致重现中国摩托企业败走东南亚的情况,那可真的得不偿失。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更重要的是,中国车出海得尊重当地的法律和消费者权益,这同样也是成本。

就拿新能源车最在意的维修来说。在欧美这些相对成熟的汽车市场,他们第三方的维修厂是可以订阅车企的维修方法和诊断工具的,大家都知道修车原理,没有信息差那就纯看手艺。

这样既让汽车售后市场实现公平竞争,也保障了消费者自行选择维修店的权利。

所以我们进军欧美市场,这块就不能像国内那样将维修与 4S 绑定,整个盈利模式都跟国内不一样。

中国车企在澳大利亚汽车服务和维修管理局的网站上披露维修信息。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还有老生常谈的各种出口验证,整车验证(WVTA)、安全环保认证(E/e-mark)、网络安全认证(CSMS)、电池护照。。。。。。

这些东西做二手车出口生意的车商基本都没法弄,现在他们出口中东、中亚,也就是抓住了当地的相关法律尚未健全的空子,用二手车手续规避这些正常的新车验证,一旦政策开始收紧,以后能不能继续做都很难说。

这不,今年中亚各国已经开始有动作了。

去年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直接访华找比亚迪去建厂,今年也找来了理想,成为理想出海第一站。

俄罗斯更绝,去年 10 月提高了 70%-85% 的回收费,并说明每年都会上涨 10%-20%。到今年,先是取消关税同盟国(EAEU)的回收费豁免,堵住进口车商从中亚报关再免税运入俄罗斯的漏洞。

然后再把回收费的计算方式从单纯的看发动机排量和年份,增加一个汽车功率的参数,进一步增收新能源车的税费。现在一台中国汽车出口到俄罗斯,光这回收费就得交 6 万块人民币。

而俄罗斯的本土车企,或者是在俄罗斯建厂的车企,则有相关的补贴与退税机制。。。

中亚与中国廉价车市场,前景展望与挑战

人家这些操作,明显就是先让你二手车进来培育市场,然后再引导正规车企进来,最后再在当地建厂,带动供应链,拉拉就业,有钱一起赚。

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中国汽车出海最终会以车企为主导。

现在再回头看四部委的通知,那一切都很清晰了。

当年我们以市场换技术,请外资车企进来,现在轮到我们走出去,希望别落下什么 “脆皮 “断A柱 的轶事了。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