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饰热潮再起,黄金成疯抢对象,人们究竟在追逐什么?
近期黄金成为热门投资品,人们纷纷抢购黄金,金镯子不再成为唯一热门选择,人们抢购黄金的原因可能是出于投资保值、分散风险等方面考虑,黄金作为一种传统的避险资产,在经济不稳定时期备受青睐,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黄金市场波动,避免盲目跟风,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金价飙到4408美元那天,我朋友圈直接炸成两派:一边晒结婚证+三金盒子,一边晒银行金条截图,配文统一“上车”。
我盯着屏幕只想问一句——你们到底买的是爱情保险箱,还是接盘新高度?
10月18日伦敦金破纪录,水贝老板当天把柜台价上调七次,30克古法手镯从1.6万跳到1.8万,排队的人反而更多。
隔壁档口小妹偷偷说,凌晨三点就有人搬小板凳,怕抢不到“按克计价+0工费”的现货。
我算了下,同样手镯周大福卖3.3万,水贝1.8万,差价够小两口去云南耍一圈,可没人真去耍,都把钱换成黄澄澄的压箱底。
更魔幻的是波兰央行,一次扫货130吨,相当于全球矿工吭哧吭哧挖四个月。
新兴市场央行像约好似的,黄金储备占比十年翻三倍。
大佬们囤金,老百姓跟着囤,可没人告诉你:央行囤的是金条,你囤的是首饰,回收价直接打七折。
深圳哥们658元/克买的3D硬金,变现只拿到398元/克,一克亏掉260,女朋友还没过门就先亏掉半台iPhone。
婚庆协会出来劝:别All in三金,留40%现金最稳。
可长辈不答应,觉得“没三金等于没面子”。
有聪明人想出新招:花三千租足金手镯走仪式,剩下的钱买黄金ETF,手续费低到0.3%,随时能卖。
北京公证处更绝,直接给新人开“婚前金价协议”,写清楚首饰按哪天金价算,离婚分割不扯皮。
一句话:把黄金当股票玩,别当传家宝供着。
高盛已经把目标价调到4500美元,可也放狠话:只要美国实际利率蹿升,金价随时能跌10%。
另一边美联储降息概率从75%掉到58%,美元债一发力,黄金就哆嗦。
涨还是跌,没人知道,唯一能确定的是:你花三万买的镯子,出门就值两万,想抵押变现,银行直接砍15%额度。
流动性?
不存在的。
我表姐上周订婚,听完劝,把原本六万预算拆成三份:一万五买了银行1克起投的积存金,一万五丢黄金ETF当份子钱,剩三万直接塞红包,婚礼当天现场发现金价飙了,她当场把ETF卖掉,白赚两千,直接升级蜜月机票。
她说:把黄金当工具,别当枷锁,面子和里子都能保住。
黄金还是那个黄金,变的是人心。
它救不了婚姻,也败不了爱情,只会把贪婪和恐惧放大给你看。
买或不买,只取决于一件事——你愿不愿意为情绪付高价。
想清楚这一点,再进金店,起码亏也亏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