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大讯飞董事长点赞DeepSeek AI赋能未来工作

年初,低成本、高性能的DeepSeek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走红。3月6日凌晨,全球首款通用AI智能体Manus发布,研发团队称其能在人类休息时自主完成所有任务,直接提供成品。
随着DeepSeek和Manus的相继推出,人们开始担忧工作是否会因AI而被取代。AI究竟是技术赋能还是会影响就业机会?2月24日,湖北省襄阳市老年大学的授课教师在电脑课上讲解如何使用DeepSeek人工智能应用,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浪潮。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娄勤俭对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表示赞赏,并提到这些公司代表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全国政协委员冯远征分享了他使用DeepSeek生成剧本的经历,尽管质量很高,但作品中缺乏人的温度。演员甄子丹则认为,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影行业既是鼓励也是冲击,电影人需要向AI学习而不是感到害怕。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许多行业正在经历重塑,公众普遍关心是否会被AI“抢饭碗”。以媒体行业为例,AI在自动化新闻写作、资料整理、事实核查等方面展示了速度和效率。当被问及记者是否会被AI取代时,DeepSeek表示,技术变革会淘汰部分岗位,但也会创造新的机会。短期内,AI更可能成为记者的助手而非替代者。未来记者的竞争力将取决于洞察力、创造力和责任感。
Manus作为全球首款自主AI代理产品,在发布后迅速引起关注,官网访问量突破千万。创始人肖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曾在武汉创立夜莺科技有限公司,后又在北京成立蝴蝶效应科技有限公司。团队首席科学家Peak表示,Manus不仅产生想法,还能交付结果。
对于Manus的爆火,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民春表示自豪,并强调了国家科教兴国和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他建议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产学研一体化人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目前,AI已进入实际应用场景,如机器狗送药、陪老人散步等。李东林认为,AI正渗透到各行各业,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刘庆峰建议发展AI新岗位,打造AI就业友好型社会,并加强技能培训。沈燕芬认为,善于使用工具是进步的动力源泉,保持学习能力才能抓住技术革命的先机。
面对AI的快速发展,DeepSeek建议大学毕业生从基础学习开始,结合兴趣和专业背景逐步深入,找到自己在AI时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