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榕生物为子公司担保1000万,担保余额突破11亿,背后有何深意?
雪榕生物最近的一则担保公告,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在资本市场激起了不小的涟漪。7 月 28 日,这家国内食用菌行业的龙头企业宣布,为控股子公司临洮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甘肃银行临洮支行的 1000 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看似寻常的担保行为,却让市场的目光聚焦到了其不断攀升的担保余额上 —— 截至公告发布,雪榕生物及子公司的实际担保余额已经突破 11 亿元,达到 11.23 亿元,这一数字占公司 2024 年末经审计总资产的 29.13%,更是占到净资产的 136.39%,超过净资产的规模,让人不得不警惕其中潜藏的风险。
此次为临洮雪榕提供的 1000 万元担保,其实在雪榕生物 2025 年度的担保额度预计范围之内。根据公司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的决议,2025 年公司为子公司提供的担保总额度上限为 20.9 亿元,其中为资产负债率低于 70% 的子公司提供的担保额度为 8.9 亿元,为资产负债率高于 70% 的子公司提供的担保额度则达到 12 亿元。本次担保之后,公司对临洮雪榕的担保余额刚好是 1000 万元,而剩余可用的担保额度还有 1.4 亿元。从整体额度来看,截至公告日,雪榕生物及子公司累计审批的对外担保额度(包含本次)已达 32.31 亿元(含外币折算),这一数字远超 2025 年的预计总额度,也从侧面反映出公司在资金运作上的频繁与庞大。
作为国内食用菌行业的领军者,雪榕生物构建了独特的 “母公司输血 + 子公司造血” 模式,以此来打造遍布全国的生产基地网络。而此次接受担保的临洮雪榕,地处甘肃定西,并非偶然选址,这里是企业布局西北冷链物流的关键节点。在食用菌行业,冷链物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新鲜度和运输半径,进而影响市场竞争力。通过为临洮雪榕提供财务担保,雪榕生物不仅帮助子公司解决了融资难题,让其能够更顺利地开展当地的业务,还进一步强化了在原料采购方面的半径优势。要知道,食用菌生产对原料的及时性和成本敏感度较高,缩短采购半径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价格竞争力。
这种 “产融结合” 的运作方式,本质上是雪榕生物通过资本纽带,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度绑定。母公司利用自身的信用和资金实力为子公司担保,撬动地方的金融资源,子公司则在当地深耕业务,形成 “造血” 能力,反哺整个集团的发展。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生产基地,雪榕生物能够更贴近市场和原料产地,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这也是其能在食用菌行业保持龙头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高达 11.23 亿元的实际担保余额,尤其是占净资产 136.39% 的比例,也让市场对其风险产生了担忧。毕竟,担保意味着连带责任,一旦被担保的子公司出现经营问题,无法按时偿还贷款,雪榕生物就需要承担起还款的责任,这无疑会给公司的财务带来巨大压力。虽然目前公司的担保行为是在预计额度范围内,且有其战略布局的考量,但如此高比例的担保余额,还是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考验着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
从雪榕生物 2025 年度的担保额度规划来看,为资产负债率高于 70% 的子公司提供的担保额度达到 12 亿元,这说明部分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可能并不理想,资产负债率较高,自身的融资能力有限,对母公司的担保依赖度较高。这种情况下,一旦行业出现波动,或者子公司的经营不及预期,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让母公司陷入财务困境。
不过,雪榕生物作为行业龙头,其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和布局也并非毫无韧性。全国性的生产基地网络、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对市场的深刻理解,都是其抵御风险的筹码。此次为临洮雪榕担保,布局西北冷链物流,也是为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增强整体的竞争力。如果子公司能够顺利 “造血”,实现良好的经营业绩,那么这些担保所带来的风险就能被有效化解,反而会成为推动公司发展的助力。
总的来说,雪榕生物的担保行为是其战略布局和产融结合模式的体现,既有着推动企业扩张、强化产业链的积极意义,也伴随着不容忽视的财务风险。如何在扩张与风险控制之间找到平衡,将是雪榕生物未来发展中需要持续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