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美前高官:特朗普高估自己低估中国 警告美国勿自满

访客 2025-04-12 11:39:20 6424
美前高官:特朗普高估自己低估中国 警告美国勿自满摘要: 美国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大棒”迫使其他国家妥协,但在中国这里遭遇了强烈反制。《外交事务》杂志网站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是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和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中...

美国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大棒”迫使其他国家妥协,但在中国这里遭遇了强烈反制。《外交事务》杂志网站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是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和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中国战略倡议”主任杜如松。文章警告美国政府不要低估中国,并呼吁美国拉拢盟友,构建新的联盟来对抗中国的挑战。

美前高官:特朗普高估自己低估中国 警告美国勿自满

文章指出,当前美国对中国的看法从悲观转向过度自信,认为中国不可能超越美国。这种态度可能危险地低估了一个世纪以来唯一GDP超过美国70%的竞争对手的实力。在关键指标上,中国已经超越美国。经济方面,中国拥有美国两倍的制造能力;技术上,在电动汽车到第四代核反应堆等多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军事上,中国海军规模全球最大,造船能力远超美国,导弹库存也大幅增加,还拥有最先进的高超音速武器。

尽管中国面临各种挑战,但这并不足以演变成战略劣势。过于强调中国的弱点可能会低估其规模和能力。在与竞争最相关的指标上,中国的实力远超美国过去的任何竞争对手。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国衰落论是一种风险,可能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真正的危险不是衰落论,而是自满心态,这会导致美国缺乏战略意图,无法推动集体行动应对中国的挑战。

文章认为,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时代,美国可能高估了其单边力量,低估了中国的应对能力。为了与中国竞争,美国需要与其他国家结盟,用所谓的“结盟规模”来抵消中国的优势。过去,美国倾向于视盟友为依赖者,而非权力的共同创造者。如今,这些盟友不能再是绊脚石或附庸国,而应成为美国实现大国规模所需能力的提供者。

为了实现规模化,华盛顿必须将其联盟框架从一系列管理关系转变为一个可以在军事、经济和技术领域进行综合能力建设的平台。例如,日本和韩国可以帮助美国建造军舰,美国则与盟友分享最好的军事技术。在经济上,美国及其盟友可以汇聚在共同的关税或监管墙背后对抗中国,同时构建新的机制协调产业政策并整合盟友的市场份额;在技术上,建立共同的投资规则、出口管制和研究保护政策。

然而,除非联盟中的各种力量得到协调,否则其优势将停留在理论上。目前,特朗普给美国的合作伙伴带来了艰难的选择和直接的威胁,几代人建立起来的信任很容易被挥霍。美国的主要盟友已经在考虑从华盛顿独立,包括倡议欧洲“核共享”、建立新的区域集团、挑战美元的地位等。另一边,中国的“朋友圈”则越来越大。

如果美国未能与其他盟友共同追求“规模”,或者干脆撤回西半球并破坏联盟,那么在未来的竞争中将输给中国。美国会重蹈英国的覆辙,发现自己被一个规模空前的强国所削弱,变得更弱、更贫穷、影响力更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