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国三农发布:有底气不用美国大豆 国产大豆发展机遇

访客 2025-04-12 11:43:58 984
中国三农发布:有底气不用美国大豆 国产大豆发展机遇摘要: 针对近期美国频繁对我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我国采取了反制措施。目前,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关税率已从3%提高至97%。每次美国挑起“关税战”时,大豆都会成为焦点。这是因为大豆对中国至关重...

针对近期美国频繁对我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我国采取了反制措施。目前,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关税率已从3%提高至97%。每次美国挑起“关税战”时,大豆都会成为焦点。这是因为大豆对中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食物安全和膳食结构:大豆油占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的40%以上;豆粕是生猪、家禽养殖的核心饲料原料。此外,中国每年进口的大豆量巨大,2024年预计进口1.05亿吨。而美国作为主要的大豆生产国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

中国三农发布:有底气不用美国大豆 国产大豆发展机遇

短期内,对我国进口大豆供应和价格的影响较小。今年3月起,中国开始对美国产大豆加征关税,避开了美国大豆出口高峰期。市场对此早有预期,2025年1至2月,美国大豆进口量达到913万吨,占进口大豆比重的67.1%,同比上年提高了近32个百分点。3月份加征10%的关税时,还预留了一个过渡期,对于3月10日前启运、4月12日前到港的货物可免于加税,因此3至4月份还有一定规模的美豆到港。这意味着在关税上涨之前,中国已经从美国进口了远高于去年同期的大豆,以保证今年的需求。

加征关税后,中国可能会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这部分缺口将主要由巴西大豆来补充。今年,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在9000万吨左右,年初收获的巴西大豆预计出口量超过1亿吨,大部分将进入中国市场。同时,还有来自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的大豆出口,可以满足国内压榨需求。

长期来看,中国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已明显下降,2024年从美国进口大豆约2000多万吨,较高峰期减少了1000多万吨。当前,大豆进口主要用于养殖业饲用蛋白原料和食用植物油。随着中国人口达峰和低蛋白饲料技术推广,大豆进口量已经过了高速增长期,今年进口量预计将比上年减少1000多万吨。即使今后完全不进口美国大豆,缺口也仅为1000万吨,影响有限。

当然,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也会导致中国大豆进口成本小幅上升,豆粕价格高于上年。养殖业成本可能会增加,豆油价格也可能上涨。但考虑到全球油料供应充足且豆粕、豆油都有不少替代品,加征关税的总体影响有限,也在预期范围内。

这次加征关税或许是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机遇,可以通过减少美国大豆进口和可能的价格上涨,促进国产大豆发展。国家政策上,推进大豆和油料大面积单产提升,持续提高自给率。近期发布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到,选育高油高产大豆、耐盐碱作物等品种,加速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目标之一是推进国产大豆进入油用饲用市场,有效替代一部分进口大豆。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