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星鞋业陷家族内斗传闻:84岁创始人或被儿孙“逼宫”,企业陷转型之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5月7日讯(记者 王涵艺)近日,一封署名青岛双星名人集团创始人汪海的公开信在网络流传,信中控诉其子汪军、儿媳徐英及孙子汪子栋通过“抢夺公章、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逼迫其交权。
信中称,4月11日,汪子栋曾限制汪海自由两小时,汪军夫妇则带人闯入办公室破坏监控并阻挠会议,企图夺取公章未果,目前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
对此,双星名人集团回应称“正在核实信件真实性;,而徐英则表示“无法联系到汪海;,事件陷入罗生门。
从行业龙头,滑向区域型品牌
双星名人集团前身为国营青岛第九橡胶厂,创立于1921年,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制鞋企业之一。
在汪海的带领下,其于20世纪80年代崛起为行业龙头,双星运动鞋曾连续15年蝉联全国销量第一,并构建起覆盖30个销售公司、5000家连锁店的庞大网络。
2008年,双星集团完成改制,鞋服业务独立为双星名人集团,由汪海掌舵,而原双星集团则转向轮胎制造,两者目前无股权关联。
然而,近年来双星鞋服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安踏、李宁等品牌通过年轻化营销抢占市场,而双星仍以中老年及大众市场为主,品牌老化问题凸显。
尽管官网数据显示其品牌价值达492亿元,但公开渠道鲜见近年具体财务数据,行业地位或已从“绝对龙头;滑向区域型品牌。
家族企业权力博弈,和行业转型压力同在
事实上,此次纠纷的核心或与股权分配及管理权争夺直接相关。
天眼查信息显示,徐英通过青岛星迈达工贸有限公司间接持股45.57%,为集团实际控制人;汪海个人持股21.88%,担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汪军、徐英分任监事和董事。
而矛盾爆发点源于徐英的职务变动。据公开信,徐英2024年8月被汪海口头任命分管财务,但因“能力不足;于2025年4月被免职,随后引发冲突。
汪海虽为精神领袖,但徐英一方已通过资本占据主导,双方对战略方向的分歧可能激化。而股权优势与实际管理权的错位,更加暴露了家族企业“代际交接;与“职业化管理;的深层矛盾。
双星名人集团的业务多元化,涵盖制鞋、服装、房地产等,曾是其扩张标志,但也分散了核心竞争力。相比之下,其剥离出的轮胎业务,现青岛双星,通过收购锦湖轮胎、建设智能工厂,已跻身全球轮胎行业前列。
反观鞋服板块,未能跟上国潮转型浪潮,产品线仍以传统运动休闲为主,缺乏高端化突破。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但市场份额向头部品牌集中。双星若无法解决内部治理问题,恐难在研发、营销等关键领域投入资源,从而进一步丧失市场话语权。
双星名人集团的“夺权;风波,既是家族企业代际更迭的缩影,也揭示了传统品牌在新时代转型中的阵痛。
无论公开信真伪,事件已对品牌形象造成冲击。若想重拾辉煌,双星需在稳定治理结构的基础上,重塑品牌定位,并寻找差异化竞争路径。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结束“内耗;,直面市场的残酷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