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开学啦多地实施教育民心工程

访客 2025-09-02 11:07:55 51304
开学之际,多地实施教育民心工程,旨在提升教育质量,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这些工程包括改善学校设施、增加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待遇等,以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些举措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增进民生福祉。

这两天,全国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开学。新学期,一系列教育民心工程在多地实施。

一系列教育民心工程在多地实施

在山东,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正在深入推进。菏泽市成武县,今年又有5所农村小学完成寄宿制小学改造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县域内乡村寄宿制学校全覆盖,为留守儿童家庭送上“家门口的安心教育”。

开学啦多地实施教育民心工程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党集镇中心小学校长孙全健:住宿这一块,我们保证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学生就餐,我们保证孩子们的就餐质量、食品安全,让学生家长把孩子放在我们学校能安心、放心。

在甘肃、安徽等多地,中小学学校食堂改造工程正在实施,从解决原有食堂设施老化到提高供餐效率,不少学校食堂焕然一新;在浙江、湖南等地,秋季学期,又有一批新学校新校区投入使用,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平湖经开实验小学,新建的校舍涵盖了图书馆、科技楼、校园文化共享中心、体育馆等全新的空间,新教室内不仅各类硬件设施齐全,还配备有可调节的午休躺椅。

开学啦多地实施教育民心工程

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平湖经开实验小学学生田佳润:多了很多建筑,设计也很新颖,很有艺术的感觉,对学习都充满了期待。

今年,按照国家部署,将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重点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明确将补齐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短板,完善学校建设标准,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改善教学和生活条件。

多措并举开展

校园餐、教辅、校服三项治理

今年,教育部以“校园餐”、教辅、校服三项专项整治为抓手,持续推动基层教育生态净化。新学期,各地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举措。

在重庆,临近中午,沙坪坝区树人和平小学食堂的饭菜出锅了。开学第一餐,食堂安排的是土豆烧牛肉、三色虾仁、麻婆豆腐、紫薯杂粮饭等。

记者注意到,食堂、后厨和操作间的实时监控视频都向师生和家长公开,这些摄像头还与市场监管部门的后台相连,系统将自动抓拍不规范操作,并发出语音警示提醒。

开学啦多地实施教育民心工程

同时,校长、老师以及家长代表一起排队打饭,实现了师生同餐、家长监督。

目前,重庆市实现了中小学食堂全部自主经营,推行“食材同质、菜品同价、师生同餐”,各区县主管部门还建设了采购数字化平台,“阳光供应链”接入1175家企业,实现全流程追溯。

开学啦多地实施教育民心工程

重庆沙坪坝区树人和平小学校校长彭子桐:保障了进入校园里头的所有食品,都做到可以追溯,数字化的管控系统,让管理做到更加的透明和公开。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截至目前,在校园餐管理方面,全国中小学食堂供餐率达70.75%,其中,自营食堂占比85.24%,“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8.5%。在斩断教辅征订利益链方面,90%以上的省份已划定纪律红线。湖南省出台了中小学教辅征订“十个严禁”,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订购教辅,并对省内14个市州随机抽取的32所中小学校的教辅材料征订情况进行突击暗访检查。

开学啦多地实施教育民心工程

在规范校服采购方面,教育部印发了《全国中小学利用购买校服谋利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31个省份全部制定省级实施方案,29个省份出台省级管理办法。四川省推行“校服管理信息化+家长全程参与”;浙江省温州市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有效遏制“以次充好”“强制购买”等问题。

阳光分班严控“超前教学”

今年,教育部部署开展了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进一步清理整治违背教育规律、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办学治校行为。新学期,多地深入实施“阳光分班”,开展科学的学段衔接。

这是安徽铜陵第四中学2025级新生“阳光分班”现场,由学校责任督学、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纪检委员现场监督,40名家长代表和40名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全程见证,717名新生均衡分配至14个班级,实现了各班级学生性别均衡、班额均衡、生源校均衡,这些班级教师在年龄结构、学科背景、职称等级、新老搭配上同样实现了均衡科学。开学啦多地实施教育民心工程

安徽省铜陵市第四中学党总支副书记陈光新:我们以抽签摇号的方式将师资团队与学生团队组合,用“阳光”开启“盲盒”,突出了随机与均衡,体现了公正与公平。

开学啦多地实施教育民心工程

家长代表曹智勇:今天我作为家长代表,全程参与了阳光分班现场会,感受到了公平、公正、公开,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作为家长对孩子入学择班、择师所困惑的问题。

如何帮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是许多一年级家长关心的话题。新学期,在河北承德魁星园小学,

高年级学生化身“小导师”带领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参与各种趣味课程和校园实践活动,通过“大手牵小手”的形式,帮助一年级小朋友快速了解、融入校园生活。

此外,学校还围绕“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个领域,系统构建了幼小衔接特色实践体系,通过课间微运动衔接幼儿园游戏化活动。“心理小驿站”帮助孩子培养认同感和安全感。“生活小能手”“星光伙伴”系列情景课程和互动活动则强化了学生规则意识、建立师生的亲密关系。

开学啦多地实施教育民心工程

河北省承德市魁星园小学校长崔莉丽:通过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把学习习惯、规则意识、交往能力融入日常,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实现过渡。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