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驾案受害者母亲悲痛欲绝,无尽悲伤与等待背后揭示的社会之痛
一位醉驾事故中死者的母亲因悲痛过度,双腿发软无法自行离开法院,她在无尽的悲伤与等待中,被他人背出法院,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醉驾带来的严重后果,不仅危及自身安全,也给受害者的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呼吁社会各界重视酒后驾驶的危害,共同营造安全交通环境。
醉驾案死者母亲双腿发软被背出法院 无尽悲伤与等待。三个年轻的生命在撞击中消散,一句道歉在漫长的等待中缺席,人性的底线在这场悲剧中被一次次击穿。受害者母亲代女士的声音颤抖着说:“我真的好想他们,对方一句歉意都没有。”这一年她每天靠输营养液维持生命,只为等到开庭这一天。
2024年9月22日晚,河南信阳明港镇的333省道上,一辆白色小车以174公里/小时的速度疯狂飞驰。道路限速40公里/小时,这个速度超出标准三倍多。车内,00后女孩黄某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达203毫克/100毫升,是醉驾标准的两倍以上。前方,一辆电动摩托车正常行驶,车上载着21岁的董某盛、他同龄的女友保某婷,以及不到3岁的侄女董某冉。瞬间的猛烈追尾,三条生命就此终结。
事故发生在去年9月22日晚上10点26分左右。黄某与车主孙某某在烩面馆大量饮酒后,黄某向孙某某索要车钥匙,准备去找前男友。尽管两人均饮用了大量白酒和啤酒,孙某某仍将车钥匙交给了已显醉态的黄某。黄某独自驾驶车辆沿333省道由西向东行驶,至142公里+77米处时,猛烈追尾了董某盛驾驶的电动两轮摩托车。撞击发生后,黄某的车辆并未立即停下,而是卡着电动车头继续高速冲出车道,一路火花四溅。滑行途中,电动摩托车上的三人在不同位置被甩落,其中保某婷被拖行了几十米远。
事故发生后,代女士和丈夫从湖南长沙的工地连夜赶回信阳。到家时,三个孩子已失去生命体征。“我每天都在痛苦中度过,钱换不回孩子的命,我只希望法律能严惩黄某和孙某,给他们应有的惩罚。”代女士表示。代女士十天吃不下饭,完全靠输营养液维持体力。她总是抱着小儿子生前送给她的鞋痛哭。之后,她重新装修了小儿子的房间,在房间里放满了三人生前的照片,并哭着说:“我会住到我咽气的时候,我要等他们。”
保某婷的家人也同样沉浸在悲痛中。她的母亲回忆,女儿从小就听话懂事,是家里的开心果。在事发前,保某婷还和妈妈通电话,遗憾中秋节不能回家。
更让人心寒的是肇事方事后的态度。受害者家属表示,从事故发生后到开庭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们没有收到任何形式的道歉。今年春节前,孙某某的家属竟然派人上门威胁受害者家属。来人口出狂言:“二三十万也不要去提,他们也不给,也没有犯多大错,也没有多大的罪。”这种往伤口上撒盐的行为,无疑是对受害者家庭的二次伤害。“哪怕是一句‘对不起’,我们心里或许能好受一点点,但没有,什么都没有!”代女士在接受采访时泪流满面地说。
9月23日上午9时,该案在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黄某被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孙某某则被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根据中国刑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可判处死刑。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期一般为三到七年。庭审当天,代女士穿着印有三名遇难者照片的T恤,手里举着全家合影,高喊“要求死刑立即执行”。受害者家属均明确表示,不要任何赔偿,只要求严惩被告人,坚决不接受和解。
这起案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绝大多数网友支持对肇事者严厉惩处,认为这是酒驾案件的一个标杆,必须严惩,才能让“酒后不开车、车不要借给醉酒的人”成为社会共识。事故现场附近居民杨华回忆事发现场仍心有余悸:“下楼发现自家院墙被撞塌三四米长,停放一旁的栏板货车后门掉落。一辆白色小型客车停在院墙前,车头已完全凹陷。”
一场醉驾,毁了三个家庭。代女士说:“酒杯可以端起,生命不能重启。”这句话简单却深刻地道出了醉驾的致命危害。庭审结束了,但对受害者家庭来说,痛苦远未终结。代女士和其他家属依然在等待判决结果,那是他们苦苦期盼的“公道”。道路上的血迹早已清理干净,被撞坏的院墙也已修复,但心灵上的创伤永远无法抹去。那三位无辜的生命——21岁的董某盛、21岁的保某婷和不到3岁的董某冉——再也回不来了。或许,我们每个人手握方向盘时,都应铭记:酒杯可以端起,生命不能重启。醉驾案死者母亲双腿发软被背出法院 无尽悲伤与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