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四川省发现首例HIV-2女感染者,接触传播引发关注

访客 2025-10-16 17:50:47 3708
四川省发现首例HIV-2女感染者,一名男性艾滋病患者在死前一个月与其接触过,经过调查,该女性感染者已被确认为HIV-2感染,这是该省首次发现此类病例,相关部门正在加紧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感染源和传播途径,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疫情扩散,该事件提醒人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与未知健康状况的人接触,同时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分为HIV-1和HIV-2两种类型,均可导致艾滋病。HIV-2主要流行于西非局部地区,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包括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日本)都有输入性病例和本土病例的报道。中国自1998年报告首例HIV-2感染者以来,陆续有散在的HIV-2感染或HIV-1/HIV-2混合感染病例出现。相比HIV-1,HIV-2破坏免疫系统的能力较弱,传播率和死亡率较低,潜伏期更长。

最近,眉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发现了一例HIV-2型感染病例,并进行了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该病例为女性,常住四川省眉山市某县,无国外旅居史,有手术史和输血史。她在2024年12月30日首次经HIV抗体筛查检测呈阳性。初始检测显示条带为“P24,gp120,gp160”并伴有较强的HIV-2指示带,而HIV-1核酸定量检测为“未检出”,初步判断为疑似HIV-2感染。通过可区分HIV-1和HIV-2的抗体确证试剂盒检测,最终确诊为HIV-2抗体阳性。核酸检测方面,该病例的HIV-1核酸定量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但HIV-1+2型核酸定性检测结果为阳性。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例自述有过8名性接触者,其中在2022年4月与一位已确诊的湖南省HIV-2感染者(HN001)在四川省某市有过密切性接触。HN001最初于2017年被诊断为HIV-1感染,但在2023年4月被订正为HIV-2型感染,并已于2022年5月死亡。初步推断此病例的HIV-2感染可能来源于HN001。为了进一步探究传播关系,研究对病例样本进行了基因检测,成功扩增了HIV-2pol区的RT区域。将病例的RT区序列与HIV-1和HIV-2参考毒株以及6条湖南省HIV-2感染患者的序列(包括HN001)进行比对,结果显示病例与HN001及HIV-2参考毒株聚集在一簇,而与HIV-1参考毒株和当地流行毒株序列分离。分子生物学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一推测。病例与HN001毒株之间的pol基因距离为0.0167,基因序列相似度为98.33%。通过分子传播网络构建,研究以1.67%的遗传距离作为阈值,绘制了传播网络图,发现病例与湖南省提供的6条已确证的HIV-2样本序列形成了一个传播网络,且病例与HN001相互连接。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与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推测病例与HN001具有可能的传播关系。

目前国内艾滋病检测和治疗方案主要针对HIV-1型。在抗体确证试验中,由于HIV-1和HIV-2存在血清学强交叉反应,许多可疑HIV-2感染样本往往同时呈现HIV-1抗体阳性,可能导致HIV-2感染被误诊或漏诊。我国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的HIV-2核酸检测试剂盒上市,现有的HIV-2核酸检测方法大多为实验室自建或科研试剂,缺乏标准化,成本高,难以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该病例的诊断提示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对HIV-2指示带的关注,并优化针对HIV-2型的诊断策略、流程、检测试剂及相关检测技术,以便及时诊断和发现HIV-2感染者,有效减少HIV-2的传播。

阅读
分享